搜索
首页 作者

《唐律寄呈父凤山提举十首》

锦帆浩荡湿龙鸾,乐指三千粉泪寒。
万里远行看日近,一人不杀见天宽。
玉关屡沐军罗拜,金殿时蒙上问安。
宴罢御香携满袖,醉归环佩月中看。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浩渺壮阔的画面,充满了豪情壮志和英勇无畏的精神。诗中的“锦帆浩荡”形容船只的华丽和壮观,“湿龙鸾”则表现出船只在大海中的风浪搏斗。诗人通过这些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远航的艰险和英勇。 接下来的“乐指三千粉泪寒”则表现了诗人远行的决心和离别之痛。诗人用“乐指”形容自己的指向,表示自己的决心坚定,而“三千粉泪寒”则形容离别之情的悲凉。 “万里远行看日近,一人不杀见天宽”则表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和英勇无畏的精神。诗人不惧万里远行的艰辛,要以一己之力杀敌报国,展现出无比的英雄气概。 接下来的“玉关屡沐军罗拜,金殿时蒙上问安”则表现了诗人在战场上的荣耀和受到君主的赏识。诗人通过“玉关屡沐军罗拜”形容自己多次受到军队的崇拜和敬仰,而“金殿时蒙上问安”则表现自己受到君主的赏识和关心。 最后“宴罢御香携满袖,醉归环佩月中看”则描绘了诗人在宴会上的盛况和醉归的场景。诗人用“宴罢御香携满袖”形容宴会盛况,表现出诗人的荣耀和地位,而“醉归环佩月中看”则形象地表现了诗人醉归的场景,充满了诗情画意。 整首诗充满了豪情壮志和英勇无畏的精神,同时也表现出诗人的柔情和离别之痛。诗人通过生动的形象和意境,展现了一幅壮阔感人的画面,令人陶醉其中。
创作背景
《唐律寄呈父凤山提举十首》是宋朝诗人汪元量创作的一组诗,这些诗的写作背景主要与宋朝的灭亡以及作者个人的经历有关。汪元量作为南宋的遗民,亲身经历了宋朝的灭亡和元朝的兴起,他的诗歌中充满了对故国的思念和对新朝的抵触。 这组诗是汪元量寄给他的父亲汪凤山的,表达了他对父亲的思念和尊敬。同时,诗歌中也流露出他对时局的无奈和悲观,以及对生活艰辛的感叹。 总的来说,《唐律寄呈父凤山提举十首》的创作背景涉及到历史、家庭、社会等多方面因素,是汪元量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
相关诗词
  • 1
    [宋]
    百役红尘吏,过门一解鞍。
    频来无事干,孤坐有山看。
    留月不掩户,招风长倚栏。
    马嘶催去路,吾道尚盘桓。
  • 2
    [宋]
    老树萧萧吹古风,满阶落叶鸣寒蛩。
    插天殿阁云不锁,挺柱石筍擎太空。
    凤去台空秋寂寂,瑶草离离自青碧。
    玉箫吹彻渺遗音,十二阑干空月色。
  • 3
    [宋]
    岁晚凤山阴,看尽楚天冰雪。
    不待牡丹时候,又使人轻别。
    如今归去老江南,扁舟载风月。
    不似画梁双燕,有重来时节。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