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龙不知身变化,犹认潜鳞为故我。 先生曾出雨八弦,浪静波恬归海卧。 先生两处领桂台,梦寐一生游学舍。 阿宜移扁就山窗,铁画银钩金钮鏁。 绿阴闭户不知春,长日观书谁觉夏。 天上吹香遍远山,月中散影流清夜。 先生见扁如坐斋,随行不用木上座。 攀枝踏影弄猿鹤,万事不到桂丛下。 天下清芬是此花,世间最俗惟檀麝。 后车还许乐天陪,吟笔更须侯喜把。 几人名遂不知几,一日仓皇方泪堕。 人知德佑不出高,岂识咸淳归计果。 平生一瓣桂台香,口诵翁诗几百过 |
这首诗表达了对一位先生的敬仰和怀念之情。诗人通过描绘先生的风范和学识,以及他所处的环境,展现了一位高尚、博学、清雅的人物形象。 首句“神龙不知身变化,犹认潜鳞为故我”,运用了比喻手法,将先生比作神龙,表达出他的非凡气质和变幻莫测的特点。同时,也暗示了先生不忘本色的高尚品质。 接下来,“先生曾出雨八弦,浪静波恬归海卧”,描绘了先生在风雨中挥洒自如的风度,以及他心胸宽广、气度非凡的特质。 “先生两处领桂台,梦寐一生游学舍”,则表现了先生领导有方,一生致力于学术研究的精神。 “阿宜移扁就山窗,铁画银钩金钮鏁”,通过对先生书房的描绘,表现出他清雅脱俗的生活情趣和高尚品质。 “绿阴闭户不知春,长日观书谁觉夏”,进一步描绘了先生在书房中埋头苦读的情景,表现出他勤奋好学的精神。 “天上吹香遍远山,月中散影流清夜”,则运用了浪漫的想象,以天上香气和月中清影来烘托先生的清雅气质。 “先生见扁如坐斋,随行不用木上座”,通过对先生行为的描绘,表现出他的谦逊和平易近人的品质。 “攀枝踏影弄猿鹤,万事不到桂丛下”,则进一步表现了先生的超脱和豁达,以及对清静生活的向往。 最后几句,表达了诗人对先生逝世的悲痛和怀念之情,同时也展现出先生一生的高尚品质和卓越成就。 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通过对先生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品质的敬仰和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