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凤州》

凤州山馆有清辉,古木扶疏散陆离。
红尾锦鸡鸣古埭,绿头花鸭盪幽池。
荷声策策秋来后,桂影团团月上时。
病马啮荄思故枥,惊乌绕树宿何枝。
三分割据人如梦,满目兴亡客自痴。
走笔成诗聊纪实,岷峨风土出蹲鸱。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凤州山馆的夜晚景色,并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人生和自然的深思。 首联“凤州山馆有清辉,古木扶疏散陆离。”描绘了山馆的清辉和古老的树木,给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感觉。颔联“红尾锦鸡鸣古埭,绿头花鸭盪幽池。”进一步描绘了山馆周围的动物,增加了生机和活力。颈联“荷声策策秋来后,桂影团团月上时。”则描绘了秋天的荷声和月下的桂影,给人一种宁静而优美的感觉。 接下来,诗人通过病马和惊乌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病马啮荄思故枥,惊乌绕树宿何枝。”病马思念着故乡的草料,惊乌在树上寻找栖息的地方,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 然后,诗人通过“三分割据人如梦,满目兴亡客自痴。”表达了对历史和现实的感慨。诗人感到历史上的三分割据已经如梦般消逝,而眼前的兴亡则让他感到痴迷。 最后,诗人通过“走笔成诗聊纪实,岷峨风土出蹲鸱。”表达了自己写诗的目的,即记录眼前的景色和风土人情。 整首诗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动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历史现实的感慨。同时,诗人的笔触细腻,语言生动,使整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凤州》是宋朝诗人汪元量在游览凤州时,有感于其地的历史、自然风光以及当时的国情而创作的**。诗中赞颂了抗金名将吴玠、吴璘在凤州的英雄业绩,同时对当朝统治者的衰败无能进行了讽喻。其中,“万株杨柳撒金丝”一句既描绘了凤州美丽的风光,又象征着凤州昔日的繁荣景象。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历史、自然的赞美,也抒发了对国家衰败、风光不再的感慨。
相关诗词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