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赠盐城诸友》

泉脉不通海滨土,人家辘轳上鹹卤。
新粳本自玉为烂,荐熟便如猩血煮。
初尝已叹失香味,久食更忧戕肺腑。
城西禆海百顷宽,绀碧瀰瀰含雾雨。
我者舣柂酌清泠,洁比盘冰味牛乳。
得非天意补此乏,跬步可{奭斗}殊不苦。
但令十舟玄津致,坐遣千室皆甘茹。
迄今俗心不自拔,如食置傍饥不取。
铜章师由尽时贤,盍有教条祛惰窳。
君不见乐天六筦挽西湖,惠利可容今愧古。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海滨地区人民因泉脉不通而食用咸卤水的困苦生活,以及诗人对于清泉和淡水的向往。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泉脉不通海滨土,人家辘轳上鹹卤。”描绘了海滨土地因泉脉不通,人们只能依靠辘轳提取咸卤水的场景,生动展现了当地人民生活的困苦。 颔联“新粳本自玉为烂,荐熟便如猩血煮。”用比喻形象地描述了咸卤水煮熟的米饭,尽管初熟时如玉般洁白,但煮熟后却如猩猩血一般红,暗含了对这种无奈生活的悲凉描绘。 颈联“初尝已叹失香味,久食更忧戕肺腑。”进一步描述了人们初次尝试这种米饭时已经感叹失去了香味,长期食用更加担忧对身体的伤害,展现了诗人对人民生活的深深关切。 接着,“城西禆海百顷宽,绀碧瀰瀰含雾雨。”描绘了城西宽阔的海面,深蓝色的海水弥漫着雾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进一步凸显了海滨地区人民生活的艰苦。 “我者舣柂酌清泠,洁比盘冰味牛乳。”诗人停船取清泉水,清洁透明如同冰盘中的牛乳,令人感到无比舒适,表达了诗人对清泉淡水的向往。 “得非天意补此乏,跬步可{奭斗}殊不苦。”诗人想象着天意是否要弥补这种缺乏,只要走一小步就可以取得清泉,生活就不再困苦。 最后,“铜章师由尽时贤,盍有教条祛惰窳。”诗人呼吁时贤们努力改变这种现状,除去懒惰和懈怠,以改善人民的生活。 整首诗以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海滨地区人民生活的困苦,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清泉淡水的向往和对改善生活的期望。
创作背景
《赠盐城诸友》是宋朝诗人陈造的一首诗。创作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社会环境:宋朝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诗歌作为当时的主要文学形式之一,被广泛用于表达情感、描绘生活和抒发感慨。同时,宋朝也是一个朋友交往、结社吟咏盛行的时代,这为诗人创作赠友诗提供了社会背景。 2. 个人经历:陈造本人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诗歌才华,他的诗歌多表现个人生活感慨和情感抒发。在与其他文人雅士交往过程中,他创作了许多赠友诗,表达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感慨。 综上所述,《赠盐城诸友》的创作背景可以理解为在宋朝文化繁荣和朋友交往盛行的社会背景下,陈造通过诗歌表达对友情的珍视和个人生活感慨。
相关诗词
  • 1
    [唐]
    官闲马病客深秋,肯学张衡咏四愁。
    红叶寺多诗景致,白衣人尽酒交游。
    依违讽刺因行得,淡泊供需不在求。
    好与高阳结吟社,况无名迹达珠旒。
  • 2
    [宋]
    一个江湖客,万里水云身。
    鸟啼春去,烟光树色正黄昏。
    洞口寒泉漱石,岭外孤猿啸月,四顾寂无人。
    梦魂归碧落,泪眼看红尘。
    烟濛濛,风惨惨,暗消魂。
    南中诸友,而今何处问浮萍。
    青鸟不来松老,黄鹤何之石烂,叹世一伤神。
    回首南柯梦,静对北山云。
  • 3
    [清]
    说相思,问相思,枫落吴江雁去迟。
    天寒二九时。
    怨谁知?
    梦谁知?
    可有梅花寄一枝?
    雪来翠羽飞。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