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厉岁于迈,栗栗风向遒。 老骥倦长坡,卧樵如罢牛。 时时一长呈,惭与蝼蚁俦。 高鸿志万里,矰缴非所忧。 胡为苦哀鸣,失类中道休。 壮士今则已,偃仰搔白头。 读书有分限,眼暗志未酬。 转蓬从风起,直上晴空游。 流星下至地,化石空山幽。 升沉亦何常,念此涕泪流。 |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壮志未酬的老者的形象,以及他对生命、时光、志向和命运的感慨。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赏析: 首句“厉厉岁于迈,栗栗风向遒”描绘了岁月的流逝和劲风的疾驰,给人一种时光飞逝、无法挽留的感觉,为全诗奠定了悲凉的基调。 “老骥倦长坡,卧樵如罢牛”用老骥和罢牛的形象比喻老者,表现出他因为年龄和劳累而疲惫不堪的状态。 “时时一长呈,惭与蝼蚁俦”进一步描绘了老者的内心状态,他时常呈现出一种惭愧的情绪,感觉自己与蝼蚁为伍,表明他的志向远大,不甘平庸。 “高鸿志万里,矰缴非所忧”以高飞的鸿雁比喻老者的志向,虽然面临困难,但他的志向依然高远,不为所动。 “胡为苦哀鸣,失类中道休”则表现了老者对于命运的无奈和悲哀,为何他要痛苦地哀鸣,失去了同类,中途停歇。 “壮士今则已,偃仰搔白头”描绘了老者现在的状态,他已经不再是壮士,仰卧搔头,感慨万千。 “读书有分限,眼暗志未酬”表达了老者虽然读书有限,但心中依然怀有未曾实现的志向。 “转蓬从风起,直上晴空游”则以转蓬比喻老者的命运,随风而起,直上晴空,表现出对命运无法掌控的无奈。 “流星下至地,化石空山幽”描绘了流星坠地,化为石头,空山幽深,进一步表现出生命的无常和寂寥。 最后“升沉亦何常,念此涕泪流”总结全诗,升沉无常,老者的思绪纷飞,不禁泪流满面。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刻画了一个老者的形象和他的内心世界,表达了对生命、时光、志向和命运的感慨和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