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挽故眉守张廷琛》

碣石峥嵘岁,何如扣帝阍。
狼烟今昼晦,鲸海正波翻。
遗恨公流涕,当时独抗言。
荒阡新宰木,谁酹曲江魂。
作品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悲壮、激昂的情感,同时蕴含着对英雄人物的缅怀和敬仰。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赏析: 首联“碣石峥嵘岁,何如扣帝阍。”描绘了艰险的环境,可能指的是战乱或困难的时期。“碣石”是坚硬巨大的意思,“峥嵘岁”则暗示着岁月艰难。诗人在这样的背景下,表达了想要敲击皇宫的大门,向上层反映民情,寻求解救之意。 颔联“狼烟今昼晦,鲸海正波翻。”进一步描绘了战乱的景象,狼烟滚滚,遮天蔽日,大海波涛汹涌,波澜壮阔。这两句形象地展现了当时的混乱与危机。 颈联“遗恨公流涕,当时独抗言。”此处诗人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怀念和敬仰。这位英雄在危难时刻独自挺身而出,大声疾呼,虽然遗憾地落泪,但无愧于天地。 尾联“荒阡新宰木,谁酹曲江魂。”诗人以荒凉的墓地和新立的宰木来象征英雄的逝去,感慨无人能够祭奠这位英雄的灵魂。“曲江魂”指的是英雄的精神或英灵。 总的来说,这首诗悲壮激昂,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和怀念。
创作背景
《挽故眉守张廷琛》是宋朝诗人史尧弼创作的一首挽诗,用以纪念已故的眉州太守张廷琛。创作背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友情背景:史尧弼与张廷琛生前可能有较深的交情,二人或许在政治、文化等方面有过一定的交往。因此,张廷琛去世后,史尧弼深感悲痛,创作此诗以表达哀思。 2. 政治背景:张廷琛曾任眉州太守,说明他在当时政坛上有一定地位。史尧弼可能也对政治颇为关注,因此通过挽诗表达了对逝者政治功绩的肯定和敬仰。 3. 文化背景:宋朝时期,文人雅士常常通过诗歌、挽联等形式悼念亡故友人,这种文化传统也为史尧弼创作此诗提供了背景。 总之,《挽故眉守张廷琛》的创作背景涉及友情、政治和文化等多个方面,是史尧弼为表达对已故友人哀思而创作的挽诗。
相关诗词
  • 1
    [宋]
    孤松挺挺凛高风,万语形容不尽中。
    独指平塘塘上水,水之清处俨如公。
  • 2
    [宋]
    靖节高风去千载,至今遗响在平塘。
    洗耳洗心甘绿野,濯缨濯足付沧浪。
    松间月色诗千首,竹里棋声酒几觞。
    正受全归无一欠,未为公憾为时伤。
  • 3
    [宋]
    世态纷纷等触蛮,惟公打透利名关。
    八州不作士衡梦,三径谩为元亮还。
    苦淡平生安北巷,孤高一节照西山。
    想应精爽难埋没,只在青松白石间。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