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越州歌二十首》

内湖三月赏新荷,锦缆龙舟缓缓拖。
醉里君王宣乐部,隔花教唱采莲歌。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内湖赏荷图,展现了三月新荷盛开时的美景。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场景,让人感受到浓郁的江南水乡风情。 首句“内湖三月赏新荷”,直接点明了时间和地点,以及观赏的对象——新荷。三月正是荷花盛开的季节,内湖的荷花更是美不胜收,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欣赏。 次句“锦缆龙舟缓缓拖”,则进一步描绘了湖面的热闹景象。锦缆和龙舟,都是富丽堂皇、气势磅礴的象征,缓缓拖行的龙舟,在湖面上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与盛开的荷花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卷。 第三句“醉里君王宣乐部”,将视角转向了湖畔的宴饮。君王在醉意中宣布音乐开始,为这场赏荷盛宴增添了更多的欢乐气氛。 结句“隔花教唱采莲歌”,是整首诗的高潮。隔着盛开的荷花,乐部开始教唱采莲歌。歌声悠扬,与荷花的香气交织在一起,使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整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美轮美奂的内湖赏荷图。通过锦缆龙舟、醉意君王和采莲歌声等元素的描绘,让人感受到了浓郁的江南水乡风情,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创作背景
《越州歌二十首》是宋代诗人汪元量创作的一组诗。这组诗的创作背景与南宋朝廷的覆灭和汪元量个人的经历密切相关。 首先,南宋朝廷的覆灭是整个时代背景。越州(今绍兴)是南宋朝廷的临时都城。当时,元军大举南下,南宋朝廷岌岌可危,面临着亡国的威胁。这个动荡的时代背景,为诗人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情感基础。 其次,汪元量个人的经历也是创作这组诗的重要背景。作为宫廷琴师,他亲历了南宋朝廷的兴衰,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他的诗歌多表现亡国之痛和故国之思,具有深厚的感情色彩。 综上所述,《越州歌二十首》的创作背景是南宋朝廷的覆灭和汪元量个人的经历,这组诗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历史风貌和诗人的情感世界。
相关诗词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