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太皇谢太后挽章》

羯鼓喧吴越,伤心国破时。
雨阑花洒泪,烟苑柳颦眉。
事去千年速,愁来一死迟。
旧臣相吊后,寒月堕燕支。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感慨和忧伤的诗,主要围绕国破家亡的主题,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深的哀愁和痛苦。 首联“羯鼓喧吴越,伤心国破时”,通过“羯鼓”的声音引出国家破败的情境,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悲伤和忧虑。“喧”字生动地描绘了羯鼓声震天响,充满了混乱和喧嚣,象征着国家的动荡和破裂。 颔联“雨阑花洒泪,烟苑柳颦眉”,进一步通过景物描绘,表现了诗人的伤心之情。“雨阑”形象地描绘了雨快停时的景象,“花洒泪”和“柳颦眉”则运用了拟人手法,形象地描绘了花和柳如同人在伤心落泪和皱眉,更加深了诗人的悲痛之情。 颈联“事去千年速,愁来一死迟”,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的历史和现实的痛苦。“千年速”形象地描绘了历史的流转,“一死迟”则表达了诗人在面对痛苦时,希望早日得到解脱的心情。 尾联“旧臣相吊后,寒月堕燕支”,通过对旧臣的悼念和寒月的描绘,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悲伤之情。“寒月堕燕支”这一景象,充满了凄凉和哀伤,使整首诗在悲伤的氛围中结束。 整首诗充满了诗人的悲伤和痛苦,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国破家亡的悲惨景象,使读者能够深深地感受到诗人的哀愁和痛苦。
创作背景
《太皇谢太后挽章》是宋朝诗人汪元量创作的一首诗,其创作背景与宋朝的历史事件密切相关。宋恭帝德祐二年(1276年),元军进逼临安城下,谢太后奉表献国,随后元军掳走了少帝、全太后及嫔妃、宫人以下百余人北迁。汪元量作为宫廷琴师,随同有病在身的谢太后一同前往大都,即诗中所提的“幽州”。这首诗就是在北行大都期间的某个重阳日所作,表达了作者对谢太后的哀悼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故国沦亡的悲痛。
相关诗词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