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游密庵三首》

半参樵径绕危岑,仿佛精庐若可寻。
怪底扶筇箸力健,暖风晴日送登临。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林之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生活的感慨。首句“半参樵径绕危岑”,描绘了山林之中的小路和高峰,给人一种清幽、险峻的感觉。次句“仿佛精庐若可寻”,则让人仿佛看到了山林之中的寺庙或精舍,给人一种神秘、宁静的感觉。 颔联“怪底扶筇箸力健,暖风晴日送登临”,则表达了作者登高远眺的情景。其中,“扶筇”指拄着手杖,“箸力健”则形容身体健朗,有力量。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在暖风晴日的天气里,登高远眺,感受大自然的壮美景色,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表达自己的感受,营造出一种清幽、宁静、壮美的氛围,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生活的美好。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自然美景的赞叹。
创作背景
《游密庵三首》是宋朝诗人刘子翚创作的一组诗。其创作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 自然环境:诗人游览了密庵这个地方,被其自然景色所吸引,产生了创作的冲动。密庵的景色可能给诗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引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 2. 人文环境:密庵作为一个具有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地方,可能让诗人感受到了浓郁的文化氛围和历史积淀。这种人文环境也可能对诗人的创作产生了影响。 3. 诗人心境:诗人的心境也可能影响了《游密庵三首》的创作。诗人可能在游览密庵时处于一种特定的情绪或心境中,这种情绪或心境也可能反映在了诗歌中。 综上所述,《游密庵三首》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诗人心境等多方面因素有关。
相关诗词
  • 1
    [宋]
    旧闻靖长官、贺水部,皆唐末五代人,得道不死。
    章圣皇帝东封,有谒于道左者,其谒云晋水部员外郎贺亢,再拜而去,上不知也。
    已而阅谒,见之,大惊,物色求之不可得。
    天圣初,又使其弟子喻澄者诣阙进佛道像,直数千万。
    张公安道与澄游,具得其事。
    又有乔仝者,少得大风疾几死,贺使学道,今年八十,益壮盛。
    人无复见贺者,而仝数见之。
    元祐二年十二月,仝来京师十许日,余留之不可,曰贺以上元期我于蒙山,又曰吾师尝游密州,识君于常山道上,意若喜君者。
    作是诗以送之,且作五绝句
  • 2
    [宋]
    畴昔交游密,暌违岁月多。
    石屏今老矣,梅屋病如何。
    世路生荆棘,家山足薜萝。
    共寻深处隐,此计莫蹉跎。
  • 3
    [宋]
    病身偏与静相宜,著意悠悠定自痴。
    兀坐南窗了无语,篆花索处一星移。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