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婆娑树,千英一律妆。 眼孤犹眩彩,鼻熟不知香。 向月资清润,承风发素凉。 众芳如不忌,移植近潇湘。 |
这是一首充满想象力和细腻感受的诗,诗人以婆娑树为题材,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树的形态、色彩、气息以及它在风月之中的姿态,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首联“三尺婆娑树,千英一律妆。”,诗人以“三尺”形容树的高矮,以“千英一律妆”描绘树的繁花似锦,妆容一致。这一对比,生动表现了树的独特形态和美丽。 颔联“眼孤犹眩彩,鼻熟不知香。”,诗人的视角更加细腻,他以“眼孤”强调自己独自观赏,仍以“眩彩”形容花的色彩炫目。而“鼻熟不知香”则表达出对花香习以为常,甚至到了无法感知的地步,这进一步突显出诗人对树的熟悉和热爱。 颈联“向月资清润,承风发素凉。”,诗人在这里描绘了树在风月之中的姿态,向月而立的树显得更加清润,承风的树叶带来素净的凉意。这一描绘,使得树的形象更加立体生动,同时也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细腻感受。 尾联“众芳如不忌,移植近潇湘。”,诗人以假设的语气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希望能将这美丽的树移植到潇湘之畔,让更多的人欣赏到它的美丽。这一愿望,突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分享。 整首诗语言生动,意象丰富,以婆娑树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同时,诗中的细腻描绘和深情愿望,也使得这首诗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可读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