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雁汊东守风四首》

枉渚八日留,池口百里近。
东风翻白波,寸步不容进。
如许天吴怒,颇讶地轴震。
崩腾雪山飞,胆掉老眼晖。
岂似佐豪吟,更觉苏宿疢。
还家可指日,去意复小靳。
遣体泰山重,瞢敢诿忠信。
流坎随所遇,迟速吾不问。
作品赏析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一次暴风骤雨的海洋景象,同时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态度。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枉渚八日留,池口百里近”描绘了诗人在枉渚停留八日,距离池口仅有百里之近的场景,为后面的暴风骤雨铺垫了背景。 接下来的“东风翻白波,寸步不容进”生动地描绘了暴风骤起的海面,波涛翻滚,让人无法前进一步。诗人用“东风”来形容狂风的猛烈,用“翻白波”来形容海浪的汹涌,形象生动。 “如许天吴怒,颇讶地轴震”这两句借用神话形象“天吴”来形容风势的猛烈,仿佛天吴在发怒一般,同时又用地轴震动来形象地表达地面的震动,进一步烘托出暴风骤雨的威猛。 “崩腾雪山飞,胆掉老眼晖”这两句诗人用“崩腾雪山飞”来形容海浪的高大和翻滚,胆掉老眼晖则表达了诗人面对这样的自然景象时的心惊胆颤。 在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岂似佐豪吟,更觉苏宿疢。”诗人表示,这样的经历岂能只是豪迈地吟咏,更能让人苏醒和忘却久病的痛苦。 “还家可指日,去意复小靳。”表达了诗人虽然可以指望短期内回家,但离开的决心还是有些动摇。 最后的“遣体泰山重,瞢敢诿忠信。流坎随所遇,迟速吾不问。”诗人用“遣体泰山重”来形容自己身体的疲惫和沉重,但仍旧敢于托付忠诚和信任。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他都随遇而安,不问迟速。 整首诗生动描绘了暴风骤雨的海洋景象,同时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态度。诗人的描绘形象生动,情感真挚,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创作背景
陈造的《雁汊东守风四首》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创作的。当时,词人正在建康(今南京)任职,正处在年轻时期,大约30岁左右。他从金兵占领的北方地区“突骑渡江”,投奔南宋,志在抗金报国。然而,他的抱负并没有得到朝廷的重视,反而遭到猜忌和排斥。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一腔悲愤,全部倾注在这组诗中。
相关诗词
  • 1
    [宋]
    太守风流,何人似、金华仙伯。
    试看取、珠篇玉句,银钩钎画。
    叶叶柳眉齐抹翠,梢梢花脸争匀白。
    比池塘、春草梦来诗,尤奇绝。
    胸中有,蛾眉月。
    笔头带,蓬雪。
    笑归来万里,不登金阙。
    鹿瑞堂前冬日暖,螺山江上春波阔。
    但伤时、一念不能休,添华发。
  • 2
    [明]
    江心系缆芦花渚,豚拜石尤燕作雨。
    网玳钩贝客此湾,采菱拾芡郎何处。
    隔江渔火点流萤,参差邻舟烟共语。
    银涛拍枕梦骑鳌,胯下蓬莱欲轩举。
    圣臣但攀若木枝,仙吏急索扶桑父。
    两炬鸡犀代烛龙,溯流犁扶夜明府。
    道士潜译火龙经,泾畔尺书传贵主。
    乍闻风鬓牧雷霆,洞庭测怆钱唐去。
    天门直者不可通,予为排闼致帝所。
    遂命天工下沅湘,重补鹤楼提玉斧。
    太白酒星抗手过,共踏芳洲和鹦鹉。
    君著宫锦我绮裘,却泛秦淮访参虎。
    咳唾六朝小晋吴,眼界金陵开万古
  • 3
    [宋]
    凝香仙伯莺花主。
    雅意怜羁旅。
    略分春色便浓欢。
    街吏何妨日日、报平安。
    诗人一醉龙公妒。
    恰限今朝雨。
    关门独酌强伸眉。
    也胜栖栖腰铺、守风时。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