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绍庆府教厅瑞麦》

耕稼问黔巑,禾黍悭培塿。
秀实仅有之,嘉祥藐乌睹。
府主金华仙,农事躬缅缕。
暖律笑吹邹,长府肯为鲁。
节用寓封殖,宽片从字抚。
去年民病获,公把漏天补。
今趁机春耕。
公有月额雨。
至和委来牟,两岐分艺圃。
双秀可奇观,三颖骇珍吐。
一如荀氏龙,头角森踽踽。
一如贾氏虎,传彪称最怒。
友于好弟兄,长岐支伛偻。
芒颖乍峥嵘,襁褓辞妪姆。
苗脉共根株,万物本乎祖。
见说西家牛,二犊同一乳。
琐碎众难并,异闻杳前古。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农耕景象,赞美丰收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生动地描绘了农田的耕耘、播种、生长和收获的过程,以及农民们的勤劳和艰辛。 诗中“耕稼问黔巑,禾黍悭培塿。”描绘了耕种的场景,农民们在崎岖的山地上耕耘,努力培育出丰收的粮食。接着,诗人通过“秀实仅有之,嘉祥藐乌睹。”表达了对丰收成果的赞美,同时也展示了自然界的神奇和美妙。 “府主金华仙,农事躬缅缕。”这一句描绘了地方官员对农业的重视,亲自参与农事活动,体现了政府与民众的紧密联系。随后,“暖律笑吹邹,长府肯为鲁。”表达了气候对农业的影响,温暖的气候为农作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 “节用寓封殖,宽片从字抚。”这两句体现了诗人对节约和环保的倡导,通过合理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来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去年民病获,公把漏天补。”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去年收成不佳的感慨,同时也赞扬了地方官员为补救灾情所做的努力。 在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用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农作物的茁壮成长,如“双秀可奇观,三颖骇珍吐。”和“一如荀氏龙,头角森踽踽。”等。这些比喻展示了农作物生机勃勃的景象,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激之情。 最后,“苗脉共根株,万物本乎祖。”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生命起源和自然规律的思考,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整首诗以农耕为主线,通过对自然和人文景观的描绘,展示了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关系。
创作背景
《绍庆府教厅瑞麦》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宋代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环境密切相关。阳枋是一位宋代文人,而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诗歌创作非常活跃。同时,宋代也是一个重视农业的时代,因此麦收丰收对于当时的社会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这首诗的具体创作背景还与阳枋的个人经历和环境有关。他可能在绍庆府教厅看到了丰收的麦田,感受到了瑞雪兆丰年的喜庆氛围,因此写下了这首诗。 综上所述,《绍庆府教厅瑞麦》的创作背景涉及到宋代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环境,以及阳枋的个人经历和环境。
相关诗词
  • 1
    [唐]
    瑞麦生尧日,芃芃雨露偏。
    两岐分更合,异亩颖仍连。
    冀获明王庆,宁唯太守贤。
    仁风吹靡靡,甘雨长芊芊。
    圣德应多稔,皇家配有年。
    已闻天下泰,谁为济西田。
  • 2
    [宋]
    淳熙天子,御图三七。
    协气所钟,嘉禾乃出。
    巴夔之山,亘连阡陌。
    或两其歧,或六其脊。
    惟是西门,近郊所植。
    六六同颍,函三为一。
    兹诚创见,图写漏逸。
    乃知人为,不逮天力。
    上方寅畏,摈华务实。
    臣不敢献,私志于室。
    采诗之官,汗青之笔。
    编诸诗书,示此其质。
  • 3
    [宋]
    锦里风光胜别州,海云寺枕碧江头。
    连郊瑞麦青黄秀,绕路鸣泉深浅流。
    彩石池边成故事,茂林坡上忆前游。
    绿樽好伴衰翁醉,十月残春不秒留。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