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秦淮晚泊》

晚泊秦淮上,无人独倚樯。
遥峰平积水。
别浦露残阳。
往事随天望,新蝉聒树黄。
渔翁有深意,不语自鸣榔。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晚泊秦淮,遥望远山,残阳如血,新蝉鸣叫,渔翁鸣榔的诗。整首诗充满了宁静、深远的意境。 首联“晚泊秦淮上,无人独倚樯”描绘了诗人晚泊秦淮,孤独无依的场景,用“无人独倚樯”形象地表现出诗人的孤寂。 颔联“遥峰平积水,别浦露残阳”则进一步描绘了远处的山峰与平静的水面相接,而别的水湾则露出了残阳的景色。这一联以平远的视角,展现了宏大的自然景象,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对自然的赞叹。 颈联“往事随天望,新蝉聒树黄”中,诗人由眼前的景色联想到往事,随着天空的变化而思绪万千。此时,新蝉在树上鸣叫,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也表现了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敏感。 尾联“渔翁有深意,不语自鸣榔”则以渔翁的形象结尾,表现了渔翁的沉默和深意。渔翁不语,只是默默地敲打着船桨,这一形象既与前面的自然景象形成对比,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整首诗以晚泊秦淮为主线,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往事的回忆,以及对生活的深沉感慨。诗中的意象深远,语言凝练,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创作背景
《秦淮晚泊》是宋朝诗人赵湘的一首诗。秦淮河,古称“南京内河”,流经南京城,是南京的文化和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秦淮河上晚泊时的所见所感。 创作背景方面,诗人可能是在一个晚上的旅途中,船只停泊在秦淮河上,被周围的景色所感动,于是写下了这首诗。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社会的感慨。 由于历史久远,我们无法确切知道诗人创作这首诗的具体背景,以上的解读只是基于诗歌内容和一些历史常识的推测。
相关诗词
  • 1
    [唐]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
    秋风庭院藓侵阶。
    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
    晚凉天净月华开。
    相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 2
    [唐]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 3
    [清]
    周郎年少,正雄姿历落,江东人杰。
    八十万军飞一炬,风卷滩前黄叶。
    楼舻云崩,旌旗电扫,射江流血。
    咸阳三月,火光无此横绝。
    想他豪竹哀丝,回头顾曲,虎帐谈兵歇。
    公瑾伯符天挺秀,中道君臣惜别。
    吴蜀交疏,炎刘鼎沸,老魅成奸黠。
    至今遗恨,秦淮夜夜幽咽。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