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慕严子陵,躬耕寄事外。 弗听有道举,安得从郭泰。 耻因粟五斗,陶令腰束带。 三贤甘寂寞,举世惜机会。 是心本通明,忍把客尘盖。 洗耳颍阳水,要使闻清籁。 纷纷难与言,简篇犹可赖。 |
这首诗表达了对古代高士严子陵、郭泰、陶渊明的仰慕之情,赞美他们超脱世俗纷扰,保持内心清明的品质。诗人通过描绘这些高士的形象,表达了自己追求清高、淡泊名利的心境。 首联“吾慕严子陵,躬耕寄事外”,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对严子陵的仰慕之情。严子陵是东汉著名高士,他拒绝出仕,隐居躬耕,这种超脱世俗的精神为诗人所钦佩。 颔联“弗听有道举,安得从郭泰”,诗人以郭泰为例,进一步说明自己追求的是内心的安宁,而非世俗的名利。郭泰是东汉名士,他推崇清廉自守,不为权贵所动。 颈联“耻因粟五斗,陶令腰束带”,诗人借用陶渊明的典故,表达了对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尚品质的赞赏。 接着,诗人通过“三贤甘寂寞,举世惜机会”一句,总结了上述三位高士的共同特点:他们都能甘于寂寞,不随波逐流,不为名利所动。 然后,诗人在“是心本通明,忍把客尘盖”中,表达了自己追求内心清明、不受世俗纷扰的心境。 最后,诗人在“洗耳颍阳水,要使闻清籁。纷纷难与言,简篇犹可赖”中,表示自己要像那些高士一样,洗净耳朵,聆听大自然的清音,摆脱世俗的纷扰。同时,诗人也表达了通过诗歌来寄托自己情感的方式。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古代高士的仰慕和赞美,表达了诗人追求内心清明、淡泊名利的心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