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太和山中杂咏》

灵境经年入梦魂,不知何岳更称尊。
山为函夏诸丘长,帝是轩辕有道孙。
楚泽秦川罗下界,日兄月姊贮天门。
晴空万里尘氛净,一缕卿云玉座存。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灵秀山川与天地神祇的诗,展现出壮丽的自然景色和丰富的神话想象。诗人在梦中游历仙境,见到巍峨的山岳和令人敬仰的神祇,表达了对自然与神明的敬畏之心。 首联“灵境经年入梦魂,不知何岳更称尊”,描述了诗人经常在梦中游访仙境,而那里的山岳令人惊叹,不知道哪一座更为尊贵。这引出了下文对山川和神祇的描述。 颔联“山为函夏诸丘长,帝是轩辕有道孙”,诗人称颂山岳为众丘之首,而天帝则是轩辕黄帝的后代,表现了对自然和祖先的敬仰。 颈联“楚泽秦川罗下界,日兄月姊贮天门”,诗人以楚泽和秦川为下界,日月为天门之上的神灵,展现了天地神祇的壮丽景象。 尾联“晴空万里尘氛净,一缕卿云玉座存”,描绘了晴空万里、尘埃落定的壮观景象,一缕祥云悬浮在玉座之上,营造出神秘而庄严的氛围。 整首诗意境高远,文字洗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神明的虔诚敬畏,同时也表现出对和谐、宁静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太和山中杂咏》的创作背景与袁中道的生活经历和太和山的自然环境有关。袁中道在明朝万历年间曾任官职,后因不满朝政腐败而辞官归隐,游历名山大川。《太和山中杂咏》就是在他游历太和山时所作的一组诗歌,表达了他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太和山秀丽的景色和宁静的环境为袁中道的创作提供了灵感。
相关诗词
  • 1
    [唐]
    昭昭有唐,天俾万国。
    列祖应命,四宗顺则。
    申锡无疆,宗我同德。
    曾孙继绪,享神配极。
    三年禅社首祭地祗乐章八首”,署名“太常少卿贺知章作”。
    其中第 八首《灵具醉》为源乾曜所作,不录。
  • 2
    [唐]
    肃我成命,於昭黄祇。
    裘冕而祀,陟降在斯。
    五音克备,八变聿施。
    缉熙肆靖,厥心匪离。
  • 3
    [唐]
    素处以默,妙机其微。
    饮之太和,独鹤与飞。
    犹之惠风,荏苒在衣,阅音修篁,美日载归。
    遇之匪深,即之愈稀,脱有形似,握手已违。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