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冒吏尘,初不一日娱。 往往清夜梦,悠然系林墟。 已办二顷耕,更有三亩居。 养鱼近传诀,种桑不论株。 呼儿计曩昔,屈信果何如。 不复首尾畏,形泰神裕馀。 枝筇莎径和陶渊明归田园居六诗微,枕书竹牖虚。 日用食眠尔,外此一事无。 |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对世俗生活的不满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前半生沉溺于尘世,劳累于官场,没有一天是真正为了自己而活的。往往在清静的夜晚,梦中却飘然回到了林间的村落。 诗人已经准备好了二顷的田地用于耕作,还有三亩的宅地。养鱼、种桑,不再被官场的繁琐所束缚,而是享受这种与世无争的农耕生活。呼唤儿子过来,一起回忆过去,这种生活是否真的比过去好。诗人不再畏首畏尾,而是心神舒畅,形体安泰。 诗人拄着手杖在莎草径上漫步,枕着书在竹制窗下休息。日常生活中除了吃饭睡觉,别无他事,这种平淡无奇的生活却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 整首诗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心态,表达了诗人对于归隐生活的深深热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