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送王晋卿赴廷试》

怪底先生思涌泉,少年笔势已翩翩。
马嘶长道空骧首,龙擘沧波竟上天。
分付风云身九万,更看礼乐字三千。
期君未可班行去,细听胪音黼座前。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赞美了他的诗才和壮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怪底先生思涌泉,少年笔势已翩翩。”中,诗人用“思涌泉”形容先生的文思如泉水般涌出,源源不断。“少年笔势已翩翩”则突显了这位诗人年轻时的才华和风采。 颔联“马嘶长道空骧首,龙擘沧波竟上天。”运用生动的比喻,以马嘶和龙擘沧波的壮观景象,展现了诗人的豪迈气概和超凡才华。同时,“竟上天”三字也表达了诗人的雄心壮志。 颈联“分付风云身九万,更看礼乐字三千。”中,“分付风云身九万”形象地描绘了诗人驾驭风云,高飞远翔的气势。“更看礼乐字三千”则展示了诗人在礼乐方面的深厚造诣。 尾联“期君未可班行去,细听胪音黼座前。”表达了对诗人未来的期待。“期君未可班行去”意味着期待他未来能够有更大的作为,不可止步于现状。“细听胪音黼座前”则暗示诗人在皇帝面前展示才华,获得更高的荣誉。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比喻,展现了诗人的才华和壮志,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诗风豪放洒脱,语言流畅自然,颇具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送王晋卿赴廷试》是宋朝诗人李吕所作的一首诗,其创作背景与王晋卿即将参加的廷试考试有关**。廷试是宋代科举制度中最高级别的考试,对于读书人来说意义重大。因此,李吕写此诗以表达对王晋卿即将赴考的祝愿与期待。同时,也可能通过对王晋卿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科举考试和社会现实的看法和感慨。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可以查阅相关的书籍和文献了解更多创作背景。
相关诗词
  • 1
    [唐]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 2
    [唐]
    千官肃事,万国朝宗。
    载延百辟,爰集三宫。
    君臣德合,鱼水斯同。
    睿图方水,周历长隆。
  • 3
    [唐]
    并州近胡地,此去事风沙。
    铁马垂金络,貂裘犯雪花。
    曾持两郡印,多比五侯家。
    继世新恩厚,从军旧国赊。
    戍烟千里直,边雁一行斜。
    想到清油幕,长谋出左车。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