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次韵令裕言诗》

寓形宇宙有感发,无一不可供诗眸。
风花浩荡百变态,草木荣悴皆穷搜。
浑成功括造化窟,未辞斧凿孰为优。
要当险易随地出,或平或激如水流。
不才正自困讥骂,白璧为赠非所求。
自怜不具正法眼,解颐安足论赓酬。
作品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对自然宇宙的深深敬畏和感慨,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情和自我期许。诗人通过观察宇宙万物,风花草木,以诗歌表达其形态变化,情感丰富。他赞美自然的奇妙,同时也感叹自己才华有限,诗歌创作不易。尽管如此,他依然坚持创作,以如同水流般的姿态,随境而变,或平或激。他对诗歌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深深体现在每一句诗中。 诗歌开头“寓形宇宙有感发,无一不可供诗眸。”表达了诗人对于宇宙万物的敬仰和热爱,他认为宇宙中的任何事物都可以成为诗歌的灵感来源。接着“风花浩荡百变态,草木荣悴皆穷搜。”诗人进一步描述了他对自然万物的观察,无论是风花的各种形态,还是草木的荣枯,他都尽力去描绘和表达。 然后“浑成功括造化窟,未辞斧凿孰为优。”诗人表达了对自然宇宙奇妙之处的赞叹,同时也展现了他对诗歌创作的态度,不怕艰难,不畏斧凿,力求精益求精。 在“要当险易随地出,或平或激如水流。”中,诗人以水流为喻,表达了他的诗歌随着情境的变化而变化,或平缓,或激昂。 最后的“不才正自困讥骂,白璧为赠非所求。自怜不具正法眼,解颐安足论赓酬。”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不足的感叹,他虽然因此受到他人的讥讽和批评,但他并不以此为意,依然坚持诗歌创作。他对自己的诗歌才华有清醒的认识,虽然自认为没有“正法眼”,但依然感到满足和快乐。 整首诗充满了诗人对自然和诗歌的热爱,同时也展现了他坚韧不拔、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
创作背景
**《次韵令裕言诗》是宋朝诗人李吕所作的一首诗,其创作背景并未明确记载**。但可以从李吕的生平和他所处的时代背景来推测。李吕生活在宋徽宗到宁宗时期,这是一个动荡的时代,国家经常遭受外敌的侵略,而朝廷内部也纷争不断。李吕本人是一个端庄自重、记诵过人的人,他在年四十的时候就放弃了科举,专注于治学,尤其对《易经》和《通鉴》有研究。他教人循循善诱,常聚集族人进行礼仪教育。 综合这些信息,可以推测《次韵令裕言诗》可能是李吕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表达自己的观点、情感或者对人生的思考。具体内容可能需要分析诗歌本身才能得知。
相关诗词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