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别须水部日华还朝》

移沙取石贮轻舟,清冷何曾似宦游。
春雪歌成辞郢里,梅花落尽别扬州。
东风自护桓公树,明月谁登庾信楼。
兄弟凋残知己别,枇杷门外泪交流。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情感色彩的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流畅的诗韵,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友情和离别的深沉感慨。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移沙取石贮轻舟,清冷何曾似宦游”,诗人以“移沙取石”营造出一种艰难的行程氛围,再用“清冷”形容宦海生涯,展现了诗人对仕途的疲惫和厌倦。 颔联“春雪歌成辞郢里,梅花落尽别扬州”,此处运用了两个季节性的意象“春雪”和“梅花”,一方面展示了时间的推移,另一方面通过“辞”和“别”两个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旧地的离别之情。 颈联“东风自护桓公树,明月谁登庾信楼”,诗人用“东风”和“明月”两个自然元素,与“桓公树”和“庾信楼”两个历史元素相结合,展示了自然与历史的交融,也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和现在的深沉思考。 尾联“兄弟凋残知己别,枇杷门外泪交流”,诗人在这里直接表达了诗的主题——兄弟之间的离别和友谊的消逝,使人感到一种沉重的悲伤和无尽的遗憾。特别是在“枇杷门外泪交流”这一描绘中,诗人的情感达到了高潮,使读者能深深感受到诗人的悲痛和哀伤。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自然、历史和离别的感慨和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别须水部日华还朝》是明朝文学家袁中道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诗人与朋友须水部日华离别,须水部日华即将回到朝廷赴任。在这个背景下,诗人通过诗歌来表达对朋友离别的不舍之情,同时表达对朝廷政治生活的感慨。 在明朝,文人常常通过诗歌来表达对友情、政治、社会现象等的看法,因此这首诗也是袁中道对当时生活的一种艺术化的表达。通过诗歌,袁中道展现了与朋友的深厚情谊以及对朝廷生活的忧虑和希望。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到古诗文网站获取更详细的信息。
相关诗词
  • 1
    [宋]
    石洞清寒,柳烟吹散松风静。
    日华光映。
    翠水环云径。
    道境多闲,不是人间景。
    谈清净。
    道师歌咏。
    花转云房影。
  • 2
    [宋]
    张颠没在二十年,谓言草圣无人传。
    零陵沙门继其后,新书大字大如斗。
    兴来走笔如旋风,醉后耳热心更凶。
    忽如裴旻舞双剑,七星错落缠蛟龙。
    又如吴生画鬼神,魑魅魍魉惊本身。
    钩锁相连势不绝,倔强毒蛇争屈铁。
    西河舞剑气凌云,孤蓬自振唯有君。
    今日华堂看洒落,四座喧呼叹佳作。
    回首邀余赋一章,欲令羡价齐钟张。
    琅诵句三百字,何似醉僧颠复狂。
    忽然告我游南溟,言祈亚相求大名。
    亚相书翰凌献之,见君绝意必深知。
    南中纸
  • 3
    [唐]
    西江中氵霝波四截,涌出一峰青堞土臬。
    外如削成中缺裂,阳气发生阴气结。
    是时炎天五六月,上有火云下冰雪。
    夜色晨光相荡沃,积翠流霞满坑谷。
    龙泓彻底沙布金,鸟道插云梯甃玉。
    架险凌虚随指顾,榱桷玲珑皆固护。
    斡流倒景不可窥,万仞千崖生跬步。
    日华重重上金榜,丹楹碧砌真珠网。
    此时天海风浪清,吴楚万家皆在掌。
    琼楼菌阁纷明媚,曲槛回轩深且邃。
    海鸟夜上珊瑚枝,江花晓落琉璃地。
    有时倒影沈江底,万状分明光似洗。
    不知水上有楼台,却就波中看闭启。
    舟人忘却江水深,水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