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轮依风负坤舆,百川东充同灌输。 掀巾之陂莽吞受,沃焦之册初不濡。 云根终古插江湖,狂澜滔天随卷舒。 空神回飚避突兀,海门排霄岌相扶。 僧居蠔山迷向背,佛宇蜃气成吹嘘。 昔游玄冬崖壑枯,洪涛溅雨名优裳裾。 风来驾潮愁海若,溟涨跋浪翻鲸鱼。 羽渊咸池相荡潏,月阿日窟漂方隅。 此身浮沤一缘聚,四大湿相瀰空虚。 鍼锋悬持妙善住,蚊睫坐睨焦螟居。 山中老禅眼於菟,香饭遣化分雕胡。 重渊重涎舞蛟首,方丈冥寝凝薰炉。 夜寒黑月照浊水,乞取坏衲摩居 |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壮观的自然景象,水轮在风中转动,百川向东流淌,形成了波涛汹涌的江河。诗人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江河的壮阔,狂澜滔天,云根插入江湖,海门高耸相扶。在这个壮观的背景下,诗人描写了一个僧人在蚝山上迷失了方向,佛宇在蜃气中飘荡。诗人回想起冬天的游历,崖壑枯竭,洪涛溅起的水花沾湿了衣裳。风驾着潮水,海若发愁,鲸鱼在汹涌的波涛中翻滚。羽渊和咸池相互激荡,日月运行无边无际。诗人感叹自身如浮沤一般短暂聚集,四大皆空,虚空弥漫。但是,他仍然坚定地悬持着针锋,妙善安住,坐观蚊睫上的焦螟居。山中的老禅师用香饭分化雕胡,重渊重涎舞动着蛟龙的首尾,方丈冥寝凝聚着薰炉的香气。夜晚寒冷的黑月照着浊水,乞求得到破旧的僧衣来抚摸身体。 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生动,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僧人的形象塑造,表达了人生短暂、虚空无常的哲理,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坚韧不拔、追求妙善的精神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