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题焦山寺》

水轮依风负坤舆,百川东充同灌输。
掀巾之陂莽吞受,沃焦之册初不濡。
云根终古插江湖,狂澜滔天随卷舒。
空神回飚避突兀,海门排霄岌相扶。
僧居蠔山迷向背,佛宇蜃气成吹嘘。
昔游玄冬崖壑枯,洪涛溅雨名优裳裾。
风来驾潮愁海若,溟涨跋浪翻鲸鱼。
羽渊咸池相荡潏,月阿日窟漂方隅。
此身浮沤一缘聚,四大湿相瀰空虚。
鍼锋悬持妙善住,蚊睫坐睨焦螟居。
山中老禅眼於菟,香饭遣化分雕胡。
重渊重涎舞蛟首,方丈冥寝凝薰炉。
夜寒黑月照浊水,乞取坏衲摩居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壮观的自然景象,水轮在风中转动,百川向东流淌,形成了波涛汹涌的江河。诗人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江河的壮阔,狂澜滔天,云根插入江湖,海门高耸相扶。在这个壮观的背景下,诗人描写了一个僧人在蚝山上迷失了方向,佛宇在蜃气中飘荡。诗人回想起冬天的游历,崖壑枯竭,洪涛溅起的水花沾湿了衣裳。风驾着潮水,海若发愁,鲸鱼在汹涌的波涛中翻滚。羽渊和咸池相互激荡,日月运行无边无际。诗人感叹自身如浮沤一般短暂聚集,四大皆空,虚空弥漫。但是,他仍然坚定地悬持着针锋,妙善安住,坐观蚊睫上的焦螟居。山中的老禅师用香饭分化雕胡,重渊重涎舞动着蛟龙的首尾,方丈冥寝凝聚着薰炉的香气。夜晚寒冷的黑月照着浊水,乞求得到破旧的僧衣来抚摸身体。 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生动,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僧人的形象塑造,表达了人生短暂、虚空无常的哲理,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坚韧不拔、追求妙善的精神境界。
创作背景
**《题焦山寺》的创作背景与焦山寺的优美风景以及作者李吕对该地的深厚情感有关**。焦山寺位于长江边的焦山上,环境幽静,景色宜人。李吕在游览焦山寺时,被其美景所吸引,因此产生了创作的冲动。 他写这首诗,旨在表达对焦山寺美景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借景抒怀,表达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和感悟。诗歌中描绘了焦山寺的景色,展现了其自然之美,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可以查阅相关的书籍获取更多信息。
相关诗词
  • 1
    [清]
    老僧头白焦山顶,不管兴亡。
    安稳禅床。
    卧对江南古战场。
    客来久坐浑无语,饭熟茶香。
    归路茫茫。
    水打空船月照廊。
  • 2
    [宋]
    客星底事犯宸居,输与焦君卧草庐。
    万树遮山难觅寺,百川入海此归墟。
    浮沉心事盟鸥鸟,献替功名愧{上制下鱼}鱼。
    独爱烟波开霁景,微云不遣滓清虚。
  • 3
    [宋]
    所子长江天际来,中流有山何壮哉。
    深恨盘礴千万丈,寸土不受双崔嵬。
    金山屹据上流险,四面佛屋相环回。
    来帆去桨别舻舳,住僧过客烦追陪。
    排空杰阁揖沧海,海山乱点浮织埃。
    龙潭别耸石峰巧,时立野鹤慵毰毸。
    堂头回首指遗像,坡公印老留青煤。
    其人已去诗尚在,唱酬风月相徘徊。
    再三瞻敬下山去,缥缈又入云涛堆。
    焦山一望祗十里,舟师驾橹如奔雷。
    行行晃荡呼吸顷,击缆牵确登山隈。
    山中僧少竹木古,瘦根迸石穿莓苔。
    幽姿野态随步出,胜处往往多楼台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