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抱膝庵》

青山不世情,终日独我顾。
修竹岁寒姿,不受纤尘污。
开窗寄数椽,良以二者故。
出门欲求益,擿埴未识路。
屠酤难与语,余子安足数。
岂无王侯家,摇尾觊一遇。
自分疏懒性,初非俳优具。
由来势利交,朝且不保暮。
何如翳环堵,静对古人语。
从渠不我与,聊复吟梁甫。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士在青山修竹之间的生活,表达了对世俗繁华的淡漠和对自然清静的向往。诗人以青山、修竹为友,寄情于自然,显示了其高尚的情操和清雅的志趣。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世俗势利交往的不满,以及对古人诗歌的追慕。整首诗意境高远,语言清新,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美好的感受。 具体来说,前两句“青山不世情,终日独我顾”表达了诗人对青山的深情厚爱,以及独自生活的孤寂。中间两句“修竹岁寒姿,不受纤尘污”则描绘了修竹坚韧、高洁的品质,也象征了诗人自己的品格。接着的“开窗寄数椽,良以二者故”则表达了诗人与青山、修竹为伴的原因。之后的“出门欲求益,擿埴未识路”则表现了诗人对世俗繁华的淡漠,以及对人生道路的迷茫。 在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表达了对世俗势利交往的不满,以及对古人诗歌的追慕。最后的“何如翳环堵,静对古人语”则表达了诗人对清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古人智慧的追求。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创作背景
《抱膝庵》是宋代的诗人李吕所作的一首诗。诗中的“抱膝”二字,常常用来表示孤寂或者思乡的情感,由此可见诗人当时可能处在一种孤独或者思乡的情绪中。而“庵”则一般指小而简陋的居所,暗示了诗人可能正在一个寂静、偏远的地方。 至于更具体的创作背景,比如诗人当时的处境、经历等,由于历史记载的缺失,我们已无从知晓。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诗句来感受诗人当时的心情和所处的环境。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有更多关于《抱膝庵》的创作背景的信息,建议查询相关文献或向专业人士请教,以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相关诗词
  • 1
    [唐]
    薄宦三河道,自负十馀年。
    不应惊若厉,只为直如弦。
    坐历山川险,吁嗟陵谷迁。
    长吟空抱膝,短翮讵冲天。
    魂归沧海上,望断白云前。
    钓名劳拾紫,隐迹自谈玄。
    不学多能圣,徒思鸿宝仙。
    斯志良难已,此道岂徒然。
    嗟为刀笔吏,耻从绳墨牵。
    岐路情虽狎,人伦地本偏。
    长揖谢时事,独往访林泉。
    寄言二三子,生死不来旋。
  • 2
    [魏晋]
    朝发广莫门。
    暮宿丹水山。
    左手弯繁弱。
    右手挥龙渊。
    顾瞻望宫阙。
    俯仰御飞轩。
    据鞍长叹息。
    泪下如流泉。
    系马长松下。
    废鞍高岳头。
    烈烈悲风起。
    泠泠涧水流。
    挥手长相谢。
    哽咽不能言。
    浮云为我结。
    归鸟为我旋。
    去家日已远。
    安知存与亡。
    慷慨穷林中。
    抱膝独摧藏。
    麋鹿游我前。
    猿猴戏我侧。
    资粮既乏尽。
    薇蕨安可食。
    揽辔命徒侣。
    吟啸绝岩中
  • 3
    [近代]
    抱膝庐旁万菊丛,劫灰不涴自摇空。
    怜予负尽看花约,分伫楼栏受晓风。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