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法石见李汉老参政》

我识今朝李翰林,十年隔绝飞寸心。
素书每逢双鲤得,云路欲倚长梯寻。
翰林昔参建炎政,想见中兴人物盛。
方圆龃龉不足论,角巾雅有江湖兴。
玉堂草诏褫凶魄,丹陆陈谟发天听。
介圭便合趣公还,只今密勿才稀并。
自怜随牒东南奔,假道因得登龙门。
怪余髯面益老矣,一笑问劳情弥敦。
僧坊萧萧远闤闠,岂料飘零获清对。
牛行尚忆王相宅,曩日交游几人在。
浊酒青灯梦寐间,九州西海烟尘内。
区区王事今有程,暂见复别难为情。
长亭唤马一凄断,璧月晓堕桐花城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对李翰林的赞美和怀念,表达了作者深厚的感情和敬仰。首联“我识今朝李翰林,十年隔绝飞寸心”展示了作者对李翰林的熟悉和思念,尽管十年隔绝,但心中一直牵挂着他。“素书每逢双鲤得,云路欲倚长梯寻”描绘了作者与李翰林之间的书信往来和渴望相见的心情。颔联“翰林昔参建炎政,想见中兴人物盛”赞美了李翰林过去的政绩和为国家做出的贡献,而“方圆龃龉不足论,角巾雅有江湖兴”则表现了他不拘小节,具有江湖气概的特点。颈联“玉堂草诏褫凶魄,丹陆陈谟发天听”进一步赞美了李翰林的文才和谋略,强调了他的重要地位。尾联“自怜随牒东南奔,假道因得登龙门”则表达了作者自身的感慨,虽然为了公务奔波,但因此有机会与李翰林相见,感到非常欣慰。整首诗感情真挚,文字优美,展现了作者对李翰林的敬仰和思念之情。
创作背景
《法石见李汉老参政》是宋朝诗人刘子翚的一首诗。要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首先我们需要探究一下作者刘子翚和诗中的李汉老参政的历史背景和人物关系。 刘子翚生活在宋朝,那是一个动荡的时代,国家经常遭受战争的侵袭。而李汉老参政则是他的同僚,他们在政治上有着共同的理想和追求。 据一些推测,这首诗可能创作于刘子翚和李汉老参政在法石相遇之时,他们共同探讨国家大事,表达了对国家兴亡的忧虑和对和平的向往。诗中可能还蕴含了他们对人生坎坷、官场浮沉的感慨。 以上内容仅为网络推测,如果需要更确切的创作背景,建议到古诗文网站获取更多信息。
相关诗词
  • 1
    [宋]
    松竹行才尽,香城绝世尘。
    倚岩开半殿,凿石见全身。
    钟鼓中天晓,烟花上界春。
    出门重稽首,愿值下生辰。
  • 2
    [宋]
    风格孤高尘外物,性情闲暇水边身。
    尽日独行溪浅处,青苔白石见纤鳞。
  • 3
    [宋]
    海石来珠宫,秀色如蛾绿。
    坡陀尺寸间,宛转陵峦足。
    连娟二华顶,空洞三茅腹。
    初疑仇池化,又恐瀛洲蹙。
    殷勤峤南使,馈饷扬州牧。
    (仆在扬州,程德孺自岭南解官,以此石见遗。
    )得之喜无寐,与汝交不渎。
    盛以高丽盆,藉以文登玉。
    (仆以高丽所饷大铜盆贮之,又以登州海石如碎玉者附其足。
    )幽光先五夜,冷气压三伏。
    老人生如寄,茅舍久未卜。
    一夫幸可致,千里还相逐。
    风流贵公子,窜谪武当谷。
    见山应已厌,何事夺所欲。
    欲留嗟赵弱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