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早春对雨》

南馆垂杨早,东风细雨频。
轻寒消玉斝,幽赏滞朱轮。
千里巴江守,三年故国春。
含情非迟客,悬榻但生尘。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沉的思乡之情,同时蕴含着对人生境遇的感慨。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南馆垂杨早,东风细雨频”中,诗人用垂杨和东风细雨描绘出了一个南国的早春图景,既有生动的景象,又有细腻的气氛。 颔联“轻寒消玉斝,幽赏滞朱轮”中,轻寒与玉斝、幽赏与朱轮的对比,体现了诗人在异乡品酒赏景,然而却心事重重的状态,暗含了对故乡的思念。 颈联“千里巴江守,三年故国春”中,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他在千里之外的巴江守卫,已经度过了三个春天的思乡之情。这种明确的情感表达,使得整首诗的主题更加鲜明。 尾联“含情非迟客,悬榻但生尘”中,诗人通过“含情非迟客”表达了他并非不愿意接待客人,而是因为心中的情感深沉复杂,使得他的榻上都积满了灰尘。这种描绘生动而深刻,让人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的复杂和丰富。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南国早春的描绘,以及对思乡之情的直接表达,展示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诗人的情感表达含蓄而深沉,让人在品味诗句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他的内心世界。
创作背景
《早春对雨》是唐朝诗人羊士谔的一首诗。对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目前没有明确的史料记载。但是,从诗歌的内容和风格来看,可以推测出一些背景信息。 首先,从诗题《早春对雨》可以看出,诗歌描写的是早春时节的雨景。早春的雨水带给人们一种清新、湿润的感觉,同时也唤醒了大地上的万物。因此,诗人可能是在早春时节,感受到了雨水的美丽和神秘,从而产生了创作的灵感。 其次,羊士谔是一位擅长写景抒情的诗人,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因此,《早春对雨》可能是他在欣赏早春雨景时,抒发自己情感的作品。 综上所述,虽然没有明确的史料记载,但我们可以推测出,《早春对雨》是羊士谔在早春时节,感受到雨水的美丽和神秘,从而产生的创作灵感,抒发自己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相关诗词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