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沐成陈迹,山林遂寂寥。 鹊飞应织素,凤起独吹箫。 玉殿中参罢,云輧上汉遥。 皇情非不极,空辍未央朝。 授册荣天使,陈诗感圣恩。 山河启梁国,缟素及于门。 泉向金卮咽,霜来玉树繁。 都人听哀挽,泪尽望寒原。 |
首先,从诗的整体风格和语言特色来看,此诗具有一种深沉、哀婉的气息,充满了对逝去之人的怀念和哀思。同时,诗中也充满了浓厚的宫廷和宗教色彩。 以下是对部分诗句的赏析: “汤沐成陈迹,山林遂寂寥。”这两句描绘了环境的寂静和落寞,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哀伤。汤沐的陈迹和寂寥的山林,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凸显出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感慨。 “鹊飞应织素,凤起独吹箫。”这两句运用了动物形象进行比喻,鹊飞与织素相比,凤起与吹箫相比,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孤独和哀伤。 “玉殿中参罢,云輧上汉遥。”这两句诗中的“玉殿”和“云輧”充满了宫廷色彩,而“参罢”和“上汉遥”则表现出一种庄重、神圣的氛围。 “皇情非不极,空辍未央朝。”这两句表达了皇帝对逝者的深深怀念,虽然皇情极其悲痛,但是无法挽回生命的消逝,只能空自叹息。 “授册荣天使,陈诗感圣恩。”这两句描绘了诗人接受册封,感念皇恩的场景,体现了诗人对朝廷的忠诚和对皇恩的感激。 “山河启梁国,缟素及于门。”这两句以山河和梁国为背景,描绘了举国上下都为逝者哀悼的场景,展现了人们对逝者的尊重和怀念。 “泉向金卮咽,霜来玉树繁。”这两句运用了生动的自然景象进行比喻,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悲痛和哀伤。 “都人听哀挽,泪尽望寒原。”最后两句以都人的哀挽和泪尽为结尾,展现了人们对逝者深深的怀念和哀思,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忧虑。 总的来说,此诗以深沉、哀婉的气息,通过细腻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之人的怀念和哀思,同时也展现了宫廷的庄重和神圣,以及对生命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忧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