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春望》

莫问华簪发已斑,归心满目是青山。
独上层城倚危槛,柳营春尽马嘶闲。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感慨的诗,表达了诗人的归隐之心和对生活的深沉思考。 首句“莫问华簪发已斑”带有一种对世俗繁华的淡漠与超脱,华簪象征着荣华富贵,而发已斑则暗示着年岁已高。诗人似乎在告诉我们,他已经超越了追求物质享受的层次,更加关注内心的精神世界。 第二句“归心满目是青山”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归隐情怀。满目青山,象征着自然与宁静,与华簪发斑的世俗形象形成鲜明对比。诗人的心已经回归到了大自然之中,寻找宁静与安宁。 第三句“独上层城倚危槛”描绘了诗人独自登上城楼,依靠在危险的栏杆上的场景,这既展示了诗人孤独的内心状态,也透露出他对生活的深沉思考。 最后一句“柳营春尽马嘶闲”则以春天的结束和马嘶声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带有几分忧郁的氛围。柳营春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而马嘶闲则表现了生活中的平淡与宁静。 整首诗充满了对人生、自然和时间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诗人的情感深沉而内敛,语言简洁而富有力量,让人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一种深沉的美感和哲理。
创作背景
羊士谔的《春望》创作背景与唐朝的安史之乱有关。这场战乱使得国家动荡,人民流离失所。诗人通过登高望远,聚焦眼前的景色,表达了对国家命运和民生疾苦的忧虑。在诗中,羊士谔借景抒情,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含蓄地传达出内心的感叹和忧愤。
相关诗词
  • 1
    [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2
    [唐]
    鹦鹉洲头浪飐沙,青楼春望日将斜。
    衔泥燕子争归舍,独自狂夫不忆家。
  • 3
    [唐]
    候晓逾闽峤,乘春望越台。
    宿云鹏际落,残月蚌中开。
    薜荔摇青气,桄榔翳碧苔。
    桂香多露裛,石响细泉回。
    抱叶玄猿啸,衔花翡翠来。
    南中虽可悦,北思日悠哉。
    鬒发俄成素,丹心已作灰。
    何当首归路,行剪故园莱。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