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初读七篇,未领跃如义。 晚而窥大易,稍解寂然意。 乃知平放著,的的目前事。 尽心则无余,穷神忽超诣。 以斯印群书,拈出句句是。 君臣父子间,运量周旋际。 体之则光明,杂物了无累。 伟哉此陈编,孔孟心所寄。 有如撞洪钟,合响入迢递。 言高听者聩,不绝仅如缀。 幸北良友集,一发万古祠。 真长富辞原,百折无留势。 文通秉文均,裁度取中制。 宛丘坐忘言,袖手岂深闭。 鄙怀顿为空,快若扫长篲。 旁观二三子,耳剽咸愕眙。 |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儒家经典的深入理解和感悟,以及对良友集聚、探讨经义的快乐。作者初读经典时未能领会其中深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理解了经典的精髓,领悟到了尽心穷神的道理。他将这些理解印证于群书之中,发现经典中的句句都是至理名言。在君臣父子之间,经典教导人们运量周旋,体察光明,去除杂物。这些经典是孔孟心之所寄,有如洪钟大吕,响声悠扬。虽然言高听者难免有聩钝之处,但经典不绝如缕,传承万古。 在良友集聚的时候,作者与友人一起探讨经义,快意于胸怀顿为空明,如同扫去长年的尘垢。旁观者们也惊讶于他们的博学和智慧。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儒家经典的崇敬和赞美,以及对与良友共同探讨经典的快乐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