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立秋日》

酷暑如酷吏,顷刻不可对。
万口噤不息,束湿底多罪。
况我七十翁,形劣气已惫。
懑若堕丹书,孰者我牍背。
微风忽鸣秋,遽喜又无害。
天岂刍狗我,生死置度外。
会看三日雨,怛掉推所爱。
甘泽洽嘉谷,生意亦萧艾。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酷暑的难耐,以及诗人年迈体弱的感受。首句“酷暑如酷吏,顷刻不可对”用比喻的手法,将酷暑比作严厉的官吏,形象生动地表现出天气的炎热和沉闷,让人感到无法应对。接着,“万口噤不息,束湿底多罪”进一步描绘了酷暑之下,万物闭嘴喘息,像被束缚住一样,无法自在呼吸。 然后诗人以自己为例,描述了自己年迈体弱的感受。“况我七十翁,形劣气已惫”,表达了自己身体状况已经不佳,气息疲惫。在酷暑之中,更是感到闷热难耐,仿佛有重物压在胸口,让自己无法透气。“懑若堕丹书,孰者我牍背”的比喻,形象地表现了诗人胸闷难受的感受。 但是,微风的出现让诗人感到了秋天的凉爽,喜悦之情油然而生。“微风忽鸣秋,遽喜又无害”表达了诗人对微风的喜悦和对秋天的期待。诗人认为天命并非把他当作刍狗,任其自生自灭,而是让他在生死之外看到了生命的意义。“天岂刍狗我,生死置度外”表现了诗人的豁达和超脱。 最后,“会看三日雨,怛掉推所爱。甘泽洽嘉谷,生意亦萧艾。”诗人通过想象未来连日下雨的情景,来表达对生命和自然的关怀。他希望雨水能够滋润嘉谷和萧艾,让万物生长繁茂。这也表现了诗人的博爱之心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酷暑和自己感受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理解和敬畏之情。同时,通过对微风和秋天的期待,也表现了诗人的豁达和超脱。
创作背景
**《立秋日》是南宋诗人陈造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是诗人在立秋之日,对一生中饱经忧患、身体多病、壮志未酬的经历的感慨。在首联中,诗人感慨自己年岁已高,壮志未酬。颔联描写秋天的景象,表达出对光阴流逝的悲秋之感。颈联借用李广和求仙的典故,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尾联写自己年老多病,只能隐居乡间,但仍心系国家,不忘报国。通过此诗,可见诗人的忧国忧民之心。 如需更多信息,可查阅相关的诗歌鉴赏书籍或文章。
相关诗词
  • 1
    [宋]
    自琐闼以病得请奉祠。
    卜居青墩。
    立秋后三日行,舟之前后,如朝霞相映,望之不断也。
    以长短句记之 扁舟三日秋塘路。
    平度荷花去。
    病夫因病得来游。
    更值满川微雨、洗新秋。
    去年长恨拿舟晚。
    空见残荷满。
    今年何以报君恩。
    一路繁花相送、过青墩。
  • 2
    [唐]
    嵩高云日明,潘岳赋初成。
    篱槿花无色,阶桐叶有声。
    绛纱垂簟净,白羽拂衣轻。
    鸿雁悲天远,龟鱼觉水清。
    别弦添楚思,牧马动边情。
    田雨农官问,林风苑吏惊。
    松篁终茂盛,蓬艾自衰荣。
    遥仰凭轩夕,惟应喜宋生。
  • 3
    [唐]
    秋宜何处看,试问白云官。
    暗入蝉鸣树,微侵蝶绕兰。
    向风凉稍动,近日暑犹残。
    九陌浮埃减,千峰爽气攒。
    换衣防竹暮,沈果讶泉寒。
    宫响传花杵,天清出露盘。
    高禽当侧弁,游鲔对凭栏。
    一奏招商曲,空令继唱难。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