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渡淮》

鸣鼙渡长淮,霏烟散清晨。
皎皎初日光,照辉草木新。
横林渡余碧,叠嶂开嶙峋。
移桡失向背,烟波浩无垠。
儿童相橹歌,余心亦欣欣。
轻帆轻相逾,画鷁映流津。
徘徊望洲渚,悠然独怀人。
樵渔有栖遁,寂寞谁问邻。
暮风翻洪涛,鱼虾亦有神。
四顾天地墨,孤舟恐漂沦。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生动且富有画面感的诗,给人一种清晨渡河的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同时又表达了一种孤独和忧虑的情感。 诗的开头,“鸣鼙渡长淮,霏烟散清晨。”这两句通过鼙鼓的声音和清晨的雾气,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神秘的氛围。“皎皎初日光,照辉草木新。”这里通过明亮的日光和新鲜的草木,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仿佛是大自然的醒来。 然后诗人描绘了渡河的景象,“横林渡余碧,叠嶂开嶙峋。”这里通过对树林、河流和山峰的描绘,给人一种壮丽的感觉。“移桡失向背,烟波浩无垠。”这两句则表现了诗人在烟波浩渺中迷失方向,有一种无助和孤独的感觉。 “儿童相橹歌,余心亦欣欣。”这里通过儿童的歌声,表现了诗人的内心的喜悦。“轻帆轻相逾,画鷁映流津。”这两句又通过对轻帆和画鷁的描绘,给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感觉。 然后诗人又表达了孤独和忧虑的情感,“徘徊望洲渚,悠然独怀人。”这里的“独怀人”表达了诗人的孤独感。“樵渔有栖遁,寂寞谁问邻。”这里的“寂寞谁问邻”则表达了诗人的忧虑感。 诗的结尾,“暮风翻洪涛,鱼虾亦有神。”这里通过对暮风和洪涛的描绘,给人一种壮丽而又惊恐的感觉。“四顾天地墨,孤舟恐漂沦。”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孤舟漂泊的恐惧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同时又表达了一种孤独和忧虑的情感。
创作背景
《渡淮》是宋代诗人刘子翚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宋金战争有关,描述了诗人渡过淮河时的所见所感。在历史背景上,淮河曾是宋金两国的分界线,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国家命运和民族危机的忧虑。 在诗中,刘子翚运用生动的描绘和象征手法,展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以及他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诗的风格深沉、激昂,充满了爱国主义情感。 总之,《渡淮》是一首具有深厚历史背景和鲜明时代特色的诗歌,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
相关诗词
  • 1
    [明]
    南冠憔悴老钟仪,大府人传草檄时。
    书剑旧参横海幕,铙歌新咏渡淮师。
    伯才共惜陈琳老,京国空怀庾信悲。
    奏罢谈洋尝药后,刘基何事笑陈基。
    ¤
  • 2
    [宋]
    龟山寺里访遗尘,铁佛苔封丈六身。
    追蠡有铭稽甲子,支祈无害念庚辰。
    渡淮独鸟斜斜日,送客飞花渺渺春。
    暂倚高风一回首,白云如海正愁人。
  • 3
    [宋]
    权臣坐偃月,弃官如飘蓬。
    及兹颠沛秋,翻然挺孤忠。
    一死未得所,纲罗挂秋鸿。
    渡淮已不食,蜕槁夷齐风。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