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鼙渡长淮,霏烟散清晨。 皎皎初日光,照辉草木新。 横林渡余碧,叠嶂开嶙峋。 移桡失向背,烟波浩无垠。 儿童相橹歌,余心亦欣欣。 轻帆轻相逾,画鷁映流津。 徘徊望洲渚,悠然独怀人。 樵渔有栖遁,寂寞谁问邻。 暮风翻洪涛,鱼虾亦有神。 四顾天地墨,孤舟恐漂沦。 |
这是一首非常生动且富有画面感的诗,给人一种清晨渡河的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同时又表达了一种孤独和忧虑的情感。 诗的开头,“鸣鼙渡长淮,霏烟散清晨。”这两句通过鼙鼓的声音和清晨的雾气,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神秘的氛围。“皎皎初日光,照辉草木新。”这里通过明亮的日光和新鲜的草木,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仿佛是大自然的醒来。 然后诗人描绘了渡河的景象,“横林渡余碧,叠嶂开嶙峋。”这里通过对树林、河流和山峰的描绘,给人一种壮丽的感觉。“移桡失向背,烟波浩无垠。”这两句则表现了诗人在烟波浩渺中迷失方向,有一种无助和孤独的感觉。 “儿童相橹歌,余心亦欣欣。”这里通过儿童的歌声,表现了诗人的内心的喜悦。“轻帆轻相逾,画鷁映流津。”这两句又通过对轻帆和画鷁的描绘,给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感觉。 然后诗人又表达了孤独和忧虑的情感,“徘徊望洲渚,悠然独怀人。”这里的“独怀人”表达了诗人的孤独感。“樵渔有栖遁,寂寞谁问邻。”这里的“寂寞谁问邻”则表达了诗人的忧虑感。 诗的结尾,“暮风翻洪涛,鱼虾亦有神。”这里通过对暮风和洪涛的描绘,给人一种壮丽而又惊恐的感觉。“四顾天地墨,孤舟恐漂沦。”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孤舟漂泊的恐惧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同时又表达了一种孤独和忧虑的情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