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次韵张守壶山诗》

松根系马望巑屼,乘兴攀跻不作难。
日出渐看林雾散,潮来先觉海风寒。
遥连钓石多红树,半出僧垣尽绿竿。
不见双旌来视稼,忆君对酒岂能欢。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林日出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未至的怅然若失。 首联“松根系马望巑屼,乘兴攀跻不作难。”描绘了诗人将马系在松树下,兴致勃勃地攀登高峰的场景,展现了诗人的豪迈之情。 颔联“日出渐看林雾散,潮来先觉海风寒。”描述了日出时分,林中的雾气渐渐散去,海风吹来,让人感到一丝寒意。这一联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山林的幽静与壮观。 颈联“遥连钓石多红树,半出僧垣尽绿竿。”进一步描绘了山林的美景,远处的钓石与红树相映成趣,半露的僧垣与绿竿交相辉映。这一联通过对色彩的运用,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 尾联“不见双旌来视稼,忆君对酒岂能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未至的失望之情,想念与朋友一起对酒言欢的时光。这一联通过与前文美景的对比,突显了诗人的孤独与失落。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风光的描绘和对友人思念的表达,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变化和心境转折。
创作背景
《次韵张守壶山诗》是宋朝诗人刘子翚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 壶山的自然景观:壶山秀美的山水景色可能引发了诗人的创作欲望,诗人借助诗歌来表达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敬畏之情。 2. 社会背景:宋朝时期,社会矛盾尖锐,国家局势动荡不安。诗人可能通过诗歌来抒发自己对社会现实的感慨和忧虑。 3. 人际交往:刘子翚与张守可能有较为密切的交往,这首诗可能是诗人与张守交流心得、抒发情感的一种方式。 综上所述,《次韵张守壶山诗》的创作背景涉及到自然景色、社会现实和人际交往等多个方面。
相关诗词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