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洞仙歌·玉肌翠袖》

玉肌翠袖,较似酴醿瘦。
几度熏醒夜窗酒。
问炎洲何事,得许清凉,尘不到,一段冰壶翦就。
晚来庭户悄,暗数流光,细拾芳英黯回首。
念日暮江东,偏为魂销,人易老、幽韵清标似旧。
正簟纹如水帐如烟,更奈向,月明露浓时候。
作品赏析
这首词以咏白海棠,寄托了词人的故国之思。词人由花及人,生发出一种感慨:“问炎洲何事,得许清凉,尘不到,一段冰壶翦就。”词人用“冰壶”形容白海棠的清洁自励,更由此联想到人,它也许象征词人自己。这里一个“得”字,一个“翦”字,令人感到白海棠的孤高自许,实则是词人的自况,暗含了词人孤傲清高的气节。 “晚来庭户悄,暗数流光,细拾芳英黯回首。”词人怕惊醒海棠,轻轻地细数着那朵朵洁白如雪的海棠花,黯然伤神地回头一顾,不禁有些怅然。 “念日暮江东,偏为魂销,人易老、幽韵清标似旧。”词人想到日暮江东,自己为国献身,虽已魂消而骨犹在。尽管自己年岁已老,但词人的节操仍然像白海棠一样幽韵冷香,毫不改变。词人这里显然是在借白海棠寄托自己的一片报国之心。 “正簟纹如水帐如烟,更奈向,月明露浓时候。”词人用“簟纹如水帐如烟”这一环境描写,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在这样一个寂寥清冷的夜晚,词人独坐庭前,不禁浮想联翩。可此时月明露浓,更令词人增添了一种莫名的伤感。“月明露浓”四字形象地刻画出一种夜深人静的氛围,更表现出词人此时的孤独寂寞。 这首词通过咏白海棠寄托了词人的故国之思和身世之感。词人通过对白海棠的赞美和自况,表达了自己孤傲清高的气节和一片报国之心。同时,通过环境描写和意象的运用,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增强了词的感染力。
创作背景
**《洞仙歌·玉肌翠袖》是宋朝卢祖皋创作的一首词,具体的创作背景并未明确**。但可以通过分析词的内容、风格以及作者的经历等,推测一些可能的创作背景。 首先,从词牌《洞仙歌》来看,它与苏轼的《洞仙歌·冰肌玉骨》有关联,苏轼的词是描写蜀主孟昶与花蕊夫人的纳凉之事。卢祖皋的词中也可能借用了这一背景,描写了一种夏日的生活场景。 再者,卢祖皋作为宋朝的词人,他的创作可能受到当时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词中可能反映了当时的生活习俗、审美情趣等。 综上所述,虽然具体创作背景不详,但可以通过分析词的内容和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推测出一些可能的创作背景。
上一首
《独坐》
相关诗词
  • 1
    [当代]
    输赢成败,又争由人算。
    且自逍遥没人管。
    奈天昏地暗,斗转星移。
    风骤紧,缥缈风头云乱。
    红颜弹指老,刹那芳华。
    梦里真真语真幻。
    同一笑,到头万事俱空。
    胡涂醉,情长计短。
    解不了,名疆系嗔贪。
    却试问:几时把痴心断?
  • 2
    [清]
    书床镜槛,记相连斜桷。
    惯见修蛾远山学。
    倩青腰受简,素女开图,才凝盼,一线灵犀先觉。
    新来窥宋玉,不用登墙,近在蛛丝画屏角。
    见了乍惊回,点屐声频,分明睹翠帷低擢。
    旋手揭,流苏近前看,又何处迷藏,者般难捉。
  • 3
    [清]
    谢娘春晓,借贫家螺黛。
    须拗花枝与伊戴。
    傍妆台,见了已慰相思。
    原不分,云母船窗同载。
    丛祠灯火下,暗祝心期,众里分明并侬拜。
    尽说比肩人,目送登舻,香渐辣晚风罗带。
    信柔橹,呕哑拨鱼衣,分燕尾溪流,赤栏桥外。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