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记杂画·卖炭图》

衣襟成墨色,面目带煤尘。
尽爱炉中兽,谁怜窑下人。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深入描绘工人劳作情景的诗。通过对工人衣襟、面目的描写,诗人形象地展现了他们辛勤工作的状态。 首句“衣襟成墨色”和次句“面目带煤尘”,以强烈的视觉形象表现了工人劳作环境的艰苦。“墨色”的衣襟和“煤尘”覆盖的面目,不仅描绘了工人们的工作环境,也反映了他们长时间、高强度的劳动状态。 第三句“尽爱炉中兽”,这里的“炉中兽”可能是指炉火中燃烧的火焰或者炉火上的水壶等物,象征着温暖和生机。然而,这一形象的描绘也暗示了工人们在高温、艰苦的环境中坚持工作的精神。 最后一句“谁怜窑下人”,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工人们辛苦付出的深深同情和关怀。“窑下人”指的是那些在窑洞中辛勤劳动的工人们,诗人通过这句诗呼吁人们关注这些默默无闻、辛勤付出的劳动者,给予他们应有的关怀和尊重。 整首诗以朴实的语言,描绘了工人们艰苦的工作环境,展现了他们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同时也呼吁社会更多地关注和尊重这些辛勤的劳动者。
创作背景
《记杂画·卖炭图》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刘克庄生活在宋代,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民生艰难的时代。而“卖炭”这个行业,与人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卖炭人辛苦劳作,却生活贫困,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贫富悬殊和不公。 刘克庄通过这首诗,以“卖炭图”为题,描绘了卖炭人的生活景象,表达了对底层百姓的深深同情和关怀,同时也对社会的不公和贫富差距进行了无声的控诉。 以上只是简要分析,如果需要更多更详细的创作背景,可能需要查阅相关的历史资料和文献。
相关诗词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