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杂感(三首)》

汉武昔好道,燕齐方士来。
纵横献迂怪,信之无嫌猜。
遥临太一坛,高起通天台。
金枝殿上陈,芙蓉掌中开。
竹宫遥望拜,炯炯神光回。
流连王母宴,诡谲方朔谐。
昆仑九万里,瑶池安在哉。
幻妄竟何成,荒淫诚可哀。
¤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对汉武帝迷信方士、追求长生不老之道的批判。诗中通过对汉武帝所建宫馆、坛台、仙境的描绘,表现了他的奢华与荒唐。 首段中,诗人通过描述方士们所献的“迂怪”之术,暗示汉武帝沉迷于虚妄之说,对长生不死的追求已经到了无底线无节制的程度。接着,诗人描绘了汉武帝所建的“太一坛”、“通天台”,这些宏伟的建筑和仙境般的景象,进一步展示了汉武帝的奢华和荒唐。 在诗的中间部分,诗人通过描绘汉武帝在“竹宫”遥望、虔诚礼拜的情景,以及他与王母的宴饮和方朔的诙谐等细节,进一步揭示了汉武帝的荒唐和虚妄。诗人通过这些细节,让读者感受到汉武帝的沉迷和荒淫无度,同时也表达了对这种行为的批判。 最后,诗人通过反问“昆仑九万里,瑶池安在哉。幻妄竟何成,荒淫诚可哀。”来表达对汉武帝追求长生不老、荒淫无度的行为的否定和批判。诗人认为这种追求是虚妄的,是毫无意义的,是对生命的浪费和浪费社会资源的行为。 整首诗通过对汉武帝迷信方士、追求长生不老之道的批判,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珍视和对社会资源的合理利用的关注。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迷信风气和虚妄之说的流行,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相关诗词
  • 1
    [清]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 2
    [现代]
    向晓星辰数点斜,云中寒日似笼纱。
    空庭老树无人见,独背春风自著花。
  • 3
    [现代]
    窗前石笋碧嶙峋,便觉仙山不远人。
    一自青牛西去后,种松皆作担囊新。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