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题束季博山园二十首·桃源》

桃源逃不彻,真境宛在目。
要令千载下,知有古风俗。
作品赏析
这首诗《桃源逃不彻,真境宛在目。要令千载下,知有古风俗》是一首描绘桃源景象、表达对古风传统的赞美的诗。 首句“桃源逃不彻,真境宛在目。”描绘了一个神秘的桃源世界,似乎是无法逃避的,但实际上却清晰可见。这里的“逃不彻”运用得十分巧妙,既表达了桃源世界的神秘性,又暗示了人们对于这个地方的向往和追求。而“真境宛在目”则描绘了桃源世界的真实景象,仿佛就在眼前,引人无限遐想。 “要令千载下,知有古风俗。”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希望这个古老的风俗能够流传千古,让后人能够了解和继承这种传统。诗人通过强调“千载下”这个时间概念,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敬意和传承的必要性。 整首诗通过描绘桃源景象和对古风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敬意。同时,也提醒我们要珍惜和传承传统文化,让它们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在艺术手法上,这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富有诗意的语言,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同时,诗人通过描绘桃源景象和对古风的赞美,也展现了自己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相关诗词
  • 1
    [南北朝]
    洛阳名工铸为金博山,千斫复万镂,上刻秦女携手仙。
    承君清夜之欢娱,列置帏里明烛前。
    外发龙鳞之丹彩,内含麝芬之紫烟。
    如今君心一朝异,对此长叹终百年。
  • 2
    [唐]
    道泰时还泰,时来命不来。
    何当离城市,高卧博山隈。
  • 3
    [元]
    自性天中日月,元真海里舟航。
    千门万户为敷扬。
    引入亡羊路上。
    续焰传薪莫会,金壶碧酒先尝。
    博山一炷劫前香。
    鼻观难通妙况。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