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女织玄绡,欲作六铢衣。 空山捣寒月,传声彻云闺。 可笑绮縠女,不识砧与机。 |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织女织玄绡、欲作六铢衣的场景,表达了对织女勤劳和美丽的赞美之情。 首先,诗中描绘了织女在空山中捣衣的情景,寒月映照下,她正在专心致志地织着玄绡,这表明织女对织造的热爱和专注。接着,诗人通过描绘空山传声,让读者感受到织女的声音穿透云雾,传到了云闺之外,这进一步展现了织女的勤劳和美丽。 然后,诗人笔锋一转,将笔触转向了“绮縠女”,她们虽然美丽动人,却不懂得如何使用织机和捣衣石,这让人感到有些可笑。这种对比手法使得织女的形象更加鲜明,同时也表达了对织女技艺的赞美和对“绮縠女”的讽刺。 整首诗的意境优美,语言简练,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对比手法,展现了织女的勤劳和美丽,同时也表达了对劳动的赞美和对无知者的讽刺。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情感,让人感受到诗人对织女的敬仰之情和对劳动的赞美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赞美劳动和美丽的手法,它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对比手法,展现了织女的形象和劳动的价值,同时也表达了对无知者的讽刺和对劳动的赞美之情。这首诗不仅具有艺术价值,也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