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红云亭即事五首》

池塘通磵水,篱落护柴门。
昔在承平日,谁知化育恩。
艰危多死徒,侥幸或生存。
予亦问关久,频来憩此村。
作品赏析
这首诗《池塘通磵水,篱落护柴门》是一首描绘乡村生活的诗,通过对池塘、磵水、篱落、柴门等自然和人文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宁静、和谐的乡村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首联“池塘通磵水,篱落护柴门”,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乡村的景象。池塘与磵水相连,清澈的水流从磵中流出,流淌在乡村的角落。篱笆环绕着简陋的木门,给人一种朴素而亲切的感觉。这一联以生动的画面展现了乡村的宁静与和谐,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 颔联“昔在承平日,谁知化育恩”,诗人回忆起往昔太平盛世,人们安居乐业,享受着自然的恩赐。然而在战乱和灾荒的年代,人们的生活变得艰难,许多人因此丧生。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太平岁月的怀念,同时也对战乱和灾荒给人们带来的苦难表示了同情。 颈联“艰危多死徒,侥幸或生存”,诗人以生动的语言描述了战乱年代人们的艰辛和苦难。在艰难危险的环境中,许多人死于非命,而侥幸生存下来的人也经历了无数的生死考验。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战乱年代人们的同情和感慨。 尾联“予亦问关久,频来憩此村”,诗人表达了自己长期在外奔波,很少有时间回家看望亲人,如今有机会经常来到这个村庄休息,不禁感慨万分。这一联既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眷恋,也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乡村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宁静、和谐的乡村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战乱和灾荒给人们带来的苦难的同情和感慨。诗中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让人感受到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生活的热爱。
相关诗词
  • 1
    [元]
    忆元龙、旧家湖海,不应年鬓衰槁。
    翩翩竹马儿童喜,惊儿汉江归报。
    归计早。
    黄金印、征西已付诸郎了。
    红云仙岛。
    渺千里移春,浓薰细染,春意已倾倒。
    西溪上,玉镜修眉翠扫。
    题诗曾许谁到。
    溪亭未入奚奴锦,望断绿波春草。
    君且道。
    人间世、虚名得似欢游好。
    风流未老。
    约款段随车,鸱夷载酒,迎我霜陵道。
  • 2
    [宋]
    春晓千门放钥匙。
    万官班从出祥曦。
    九重彩浪浮龙盖,一点红云护赭衣。
    车马过,打球归。
    芳尘洒定不教飞。
    钧天品动回銮曲,十里珠帘待日西。
  • 3
    [宋]
    千盖笼花斗胜春。
    东风无力扫香尘。
    尽沿高阁步红云。
    闲里暗牵经岁恨,街头多认旧年人。
    晚钟催散又黄昏。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