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读山海经(三首)》

耕父尔何神,常游清冷渊。
宙穷亦如此,丰山无岁年。
九钟知霜鸣,感应出自然。
兹理讵可测,何有于圣贤。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耕父”,这是一种古代中国神话中的农耕神,通常被描绘为身材矮小、面容憔悴、手持犁头、脚踏草鞋的老人形象。这首诗以“耕父尔何神,常游清冷渊”为开端,描绘了耕父的神话形象和他在清冷渊中游荡的场景,这里的“清冷渊”可能指的是农耕的神圣之地。 “宙穷亦如此,丰山无岁年”两句,诗人借此表达了农耕的艰辛和耕父对农耕的贡献,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变化无常,丰收和歉收都是自然现象,人力无法控制。 “九钟知霜鸣,感应出自然”两句,诗人借此表达了自然界的规律和变化,九钟(可能指的是九个山头或九个泉源)的霜鸣是自然感应的结果,与季节和气候变化有关。 最后,“兹理讵可测,何有于圣贤”两句,诗人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敬畏和对圣贤的质疑。他认为这种道理(指农耕和自然规律)是难以测量的,因此圣贤也无法完全理解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耕父”的形象和农耕的神圣性,表达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敬畏和对人类无法完全掌控自然现象的认知。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农耕生活的理解和尊重,以及对自然的感恩之情。
相关诗词
  • 1
    [唐]
    张良思报韩,龚胜耻事新。
    狙击不肯就,舍生悲缙绅。
    呜呼陶渊明,奕叶为晋臣。
    自以公相后,每怀宗国屯。
    题诗庚子岁,自谓羲皇人。
    手持山海经,头戴漉酒巾。
    兴逐孤云外,心随还鸟泯。
  • 2
    [明]
    白日出扶桑,流光丹若木。
    东西几万里,倒影射蒙谷。
    尝闻瀛海上,半夜见日浴。
    如何北荒外,乃有龙衔烛。
  • 3
    [明]
    古来学仙者,汉武殊可怜。
    后宫降王母,东狩封泰山。
    青鸟去不返,巨石乃能言。
    空留蟠桃核,谁能待千年。
    ¤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