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科名续父灯,岂知七十老无能。 儿童半长余犹幼,闭户中衰久未兴。 南亩尽捐犹有宅,白头垂秃已如僧。 平生诗力秋尤健,万里霜天击怒鹰。 |
这首诗是表达了一位诗人对自己年老时的感慨和期待。 首句“三十科名续父灯,岂知七十老无能”表达了诗人早年科举及第,延续了父亲的荣誉,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发现自己已经没有能力去改变自己的命运,表达出一种无奈和失落。 “儿童半长余犹幼,闭户中衰久未兴”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他看着孩子们逐渐长大,而自己却仍然年幼,无法再次施展自己的才华。这种孤独和无助感,让诗人感到自己已经中衰,无法再有所作为。 “南亩尽捐犹有宅,白头垂秃已如僧”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他虽然放弃了农田劳作,但仍保留着家宅,表明他仍然有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而“白头垂秃已如僧”则表达了诗人对年老的一种自我安慰和超脱,他觉得自己已经像僧人一样,不再受世俗的困扰和牵绊。 “平生诗力秋尤健,万里霜天击怒鹰”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诗歌才能的自信和期待。他相信自己即使到了老年,诗才仍然健在,就像秋天的鹰一样勇猛。这种自信和期待,也是诗人对自己未来的期许和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老时的感慨和期待,既有无奈和失落,也有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以及对未来的期许和向往。这种复杂的心情,也是诗人对自己人生的反思和总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