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赠毛仙翁》

至道无名,至人长生。
爰观绘事,似挹真形。
方口渥丹,浓眉刷青。
松姿本秀,鹤质自轻。
道德神仙,内蕴心灵。
红肌丝发,外彰华精。
色如含芳,貌若和光。
胚浑造化,含吐阴阳。
吾闻安期,隐见不常。
或在世间,或游上苍。
猗欤真人,得非后身。
写此仙骨,久而不磷。
皎皎明眸,了然如新。
蔼蔼童颜,的然如春。
金石可并,丹青不泯。
通天台上,有见常人。
俗士观瞻,方悟幽尘。
君子图之,敬兮如神。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神仙的画像,通过描绘神仙的外貌和气质,表达了对道德、神仙的赞美和向往。 首先,诗中提到了“至道无名,至人长生”,这是对道德和神仙的最高境界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境界的向往和追求。接着,诗中描绘了神仙的画像,通过描绘神仙的外貌和气质,表达了对神仙的敬仰和赞美。 诗中运用了许多比喻和形容,如“似挹真形”、“浓眉刷青”、“松姿本秀,鹤质自轻”等,这些比喻和形容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神仙的外貌和气质,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神仙的形象。 此外,诗中还表达了对道德、神仙的内在修养的赞美,如“道德神仙,内蕴心灵”、“道德神仙,外彰华精”等。这些描述表明了神仙不仅外表美丽,而且内在也充满了道德和智慧。 最后,诗中还表达了对神仙的敬仰和向往之情,如“写此仙骨,久而不磷”、“通天台上,有见常人”等。这些描述表明了诗人对神仙的敬仰和向往之情,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的追求和信仰的坚定不移。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神仙的画像和气质,表达了对道德、神仙的赞美和向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的追求和信仰的坚定不移。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创作背景
《赠毛仙翁》是唐朝诗人郑浣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道教文化、唐代社会对道教的崇尚以及诗人与道士的交往有关。唐朝时期,道教在社会上层和文人墨客中颇受欢迎,许多诗人与道士交往密切,诗作中常常表现出对道教文化、仙境的向往。 具体到《赠毛仙翁》一诗,可以推测郑浣在与道士毛仙翁交往时,对其修道之境产生了敬意和感慨,从而创作了这首诗。诗中描绘了毛仙翁修道的环境、仙境般的景象,以及诗人对修道之路的向往。 总之,《赠毛仙翁》的创作背景与唐朝社会文化背景、诗人与道士的交往密切相关,体现了诗人对道教文化、仙境的向往之情。
相关诗词
  • 1
    [唐]
    溪口水石浅,泠泠明药丛。
    入溪双峰峻,松栝疏幽风。
    垂岭枝袅袅,翳泉花蒙蒙。
    夤缘斋人目,路尽心弥通。
    盘石横阳崖,前流殊未穷。
    回潭清云影,弥漫长天空。
    水边一神女,千岁为玉童。
    羽毛经汉代,殊翠逃秦宫。
    目觌神已寓,鹤飞言未终。
    祈君青云秘,愿谒黄仙翁。
    尝以耕玉田,龙鸣西顶中。
    金梯与天接,几日来相逢。
  • 2
    [唐]
    仙驾初从蓬海来,相逢又说向天台。
    一言亲授希微诀,三夕同倾沆瀣杯。
    此日临风飘羽卫,他年嘉约指盐梅。
    花前挥手迢遥去,目断霓旌不可陪。
  • 3
    [唐]
    鼎里坎离,壶中天地,满怀风月,一吸虚空。
    尘寰里,何人识我,开口问鸿濛。
    云中。
    三弄笛,岳阳楼外,天远霞红。
    笑骑黄鹤,暂过海陵东。
    拂袖呵呵归去,銮和玉佩,风响乔松。
    君若要,知吾踪迹,试与问仙翁。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