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七里滩》

清泚寒流走白沙,钓台苍翠远嵯峨。
隔谿人语穿芳树,旁岸鱼跳落浅莎。
几处上源堪涉渡,有时野艇并来过。
秋声不尽吟诗意,七里潺湲奈尔何。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且充满诗意的诗歌,给人带来了丰富的视觉、听觉和感觉的体验。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先,从整体上看,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澈寒冷的溪流流经白沙的景象,周围的环境葱郁繁茂,钓台高远。诗人用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色、人文景象和动物活动融为一体,展现了一幅生机盎然的自然画卷。 其次,从细节上看,这首诗的每一句都充满了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感受。比如,“清泚寒流走白沙”,清晰地描绘了溪流的形态和颜色;“钓台苍翠远嵯峨”,则用苍翠和嵯峨两个词,形象地描绘了钓台的位置和周围的环境。诗人通过运用丰富的形容词和动词,使得每一个景象都栩栩如生。 再次,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声音和色彩的元素,增强了诗歌的感官体验。“隔谿人语穿芳树,旁岸鱼跳落浅莎”,这句诗中的“人语”和“鱼跳”,通过声音的描述,让读者仿佛能听到溪流旁的热闹和生机。而“芳树”和“浅莎”则通过色彩的描绘,增强了画面的视觉感。 最后,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通过描绘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机,诗人展示了自然的伟大和魅力,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而“秋声不尽吟诗意,七里潺潺奈尔何”这句诗,更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崇拜和无法掌控自然的感叹。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展示了自然的美丽和伟大,同时也表达了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崇拜。
创作背景
**宋四锡的《七里滩》创作背景是词人拜访友人,夜过桐庐七里滩时有所感而创作的**。七里滩,又名严陵滩,在浙江桐庐县,两岸山峦耸立,水流湍急,连绵七里,故名。这里曾是东汉严光隐居垂钓的地方,也是当时的一个交通要道。词人夜晚路过此地,被这里的山水景色所感动,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相关诗词
  • 1
    [唐]
    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梁州。
    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
    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
    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 2
    [南北朝]
    七里是仰。
    八陛有凭。
    就阳之位。
    如日之升。
    思虔肃肃。
    致敬绳绳。
    祝史陈信。
    玄象斯格。
    惟类之典。
    惟灵之泽。
    幽显对扬。
    人神咫尺。
  • 3
    [元]
    西风曾放蓝溪棹,月冷玉壶秋。
    粼粼浅水,丝丝老柳,点点盟鸥。
    翰林新画,云山古色,老我清愁。
    淡烟浑似,以高祠下,七里滩头。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