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州铁铸错,四海金为瓯。 兴亡几变灭,明月长清秋。 忆从党祸起,中原堕旄头。 月行九霄上,安知下民愁。 年来月食昂,坐复山东州。 洗眼看太平,典衣办芳篘。 流光湿沆瀣,散影凉飕飗。 老子兴不浅,倒尺药玉舟。 为言汉太史,甘心周南留。 不愿皋朔间,蓄之类徘优。 |
这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历史感的诗,诗人通过鲜明的形象和深邃的思考,表达了对于国家兴亡、民族命运和人生价值的深刻关切。 首联“六州铁铸错,四海金为瓯”,通过对六州铁和四海金的象征性描绘,展现了一个国家的坚固和富饶。然而,“铸错”二字却暗示了国家的衰败和错误,与“金为瓯”形成鲜明的对比,为整首诗奠定了悲怆的基调。 颔联“兴亡几变灭,明月长清秋”,通过对历史变迁的概括,展现了国家的兴衰更迭和历史的无情。而“明月长清秋”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沧桑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忧虑。 颈联“忆从党祸起,中原堕旄头”,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忆,揭示了国家衰败的根源。而“月行九霄上,安知下民愁”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上层统治者的无能和下层百姓苦难的愤懑。 接下来,“年来月食昂,坐复山东州。洗眼看太平,典衣办芳篘”,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动荡的时代中,对于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 而“流光湿沆瀣,散影凉飕飗”则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于人生无常的思考。 最后,“老子兴不浅,倒尺药玉舟。为言汉太史,甘心周南留。不愿皋朔间,蓄之类徘优”,通过对于自身处境的表述,展现了诗人在乱世中坚守信仰、不愿随波逐流的决心和勇气。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沉郁,通过鲜明的形象和深邃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兴亡、民族命运和人生价值的深刻关切,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