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廷秀跋云琴图记高士被遇阜陵再赋小诗》

羽衣当日望尧云,薰殿临风和舜琴。
龙已乘云弦已绝,披图我亦涕沾襟。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怀古的诗,诗人通过描绘古代帝王和贤臣的美好形象,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 首句“羽衣当日望尧云”,描绘了贤臣穿着羽衣,仰望着君主的盛景。这里运用了典故,尧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圣明君主,而“羽衣”则代表着贤臣的身份。诗人通过这一形象,寄托了对古代明君贤臣的向往之情。 次句“薰殿临风和舜琴”,进一步描绘了古代帝王和贤臣的美好形象。薰殿是指宫殿,临风则表现了贤臣的威武之姿。舜琴则是古代的一种乐器,象征着和谐与美好。诗人通过这些形象,展现了古代政治清明、君臣和睦的场景。 然而,第三句“龙已乘云弦已绝”,却将诗意一转,表达了逝者已矣,美好不再的感慨。龙已乘云而去,弦已断绝,意味着那些美好的时光已经消逝,不再重现。 最后一句“披图我亦涕沾襟”,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看到图画都不禁流泪的情景,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整首诗意境深远,通过对古代美好场景的描绘,反衬出现实的不足,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许。同时,诗人通过运用典故和形象,使得诗歌更具有文化底蕴和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廷秀跋云琴图记高士被遇阜陵再赋小诗》的创作背景与宋朝的历史和文化环境有关。具体创作背景可能与作者周必大的经历以及当时的文化风气有关。周必大是一位宋朝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时代变迁和历史人物的思考。此外,宋朝时期,文人雅士喜好琴、棋、书、画,这些艺术形式也成为了他们表达情感和思想的重要载体。因此,《廷秀跋云琴图记高士被遇阜陵再赋小诗》可能是周必大在欣赏了某位高士的琴艺或画作后,有感而发创作的小诗。
相关诗词
  • 1
    [唐]
    单于虽不战,都护事边深。
    君执幕中秘,能为高士心。
    海头近初月,碛里多愁阴。
    西望郭犹子,将分泪满襟。
  • 2
    [唐]
    单与虽不战,都护事边深。
    君执幕中秘,能为高士心。
    海头近初月,碛里多愁阴。
    西望郭犹子,将分泪满襟。
  • 3
    [唐]
    五气云龙下泰清,三天真客已功成。
    人间回首山川小,天上凌云剑佩轻。
    花拥石坛何寂寞,草平辙迹自分明。
    鹿裘高士如相遇,不待岩前鹤有声。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