葳蕤桑梓翦为荒,翰墨横流坠绪茫。 天北有星明武曲,江南无地托文昌。 几时兴雨苏民望,何日乘云返帝乡。 我少乞灵今不梦,倚观魁宿照词场。 |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荒芜破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对于未来的期许。诗中的语言流畅,意象生动,寓意深远,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首联“葳蕤桑梓翦为荒,翰墨横流坠绪茫。”描绘了故乡的破败和文化的沦丧,意象生动,寓意深远。“葳蕤桑梓”指的是茂盛的桑树和梓树,象征着故乡的繁荣和富饶。然而,“翦为荒”一词却将故乡的现状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感受到诗人的痛心和惋惜。 颔联“天北有星明武曲,江南无地托文昌。”则用天象来比喻社会的现状和文化的衰落。“武曲”星象征着武力和战争,“文昌”星则代表着文化和学问。诗人通过对比天北和江南,表现了社会对武力的崇尚和对文化的忽视。 颈联“几时兴雨苏民望,何日乘云返帝乡。”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期许和希望。诗人希望能够有一场大雨来滋润大地,让百姓重新燃起希望;同时也希望自己能够乘云归乡,为故乡带来繁荣和富饶。 尾联“我少乞灵今不梦,倚观魁宿照词场。”则表现了诗人对于现实的无奈和对于文化的坚守。诗人曾经乞求神灵保佑,但现在已经不再做梦了,而是倚靠着魁宿的光芒照耀着词场,坚守着文化的阵地。 整首诗意境深远,寓意深刻,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流畅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对于未来的期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