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严陵道上杂咏七首》

半江云湿欲成雨,两岸水浑初退潮。
短短竹篱花朵压,深深麦坞雉媒娇。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生动而富有情趣的诗歌,描绘了一幅江边乡村的雨后景色。整首诗充满了生动的自然意象和浓厚的乡土气息。 首句“半江云湿欲成雨”,描绘出江面上一半被云雾湿润,似乎将要下雨的景象,给人一种湿润、宁静的感觉,同时也预示着雨水即将到来。 次句“两岸水浑初退潮”,描绘了江水浑浊,刚刚退潮的情景,形成了与首句相对应的景象,展现了江边的自然景色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过程。 第三句“短短竹篱花朵压”,通过对竹篱和花朵的描绘,生动展现了乡村的田园风光。短短的竹篱上,花朵簇簇,给人带来了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最后一句“深深麦坞雉媒娇”,巧妙运用了“雉媒”这一动物元素,为整首诗增添了生动的气息。“雉媒”是指雄雉求偶时的鸣叫声,诗人用“娇”字形容,使得整幅画面更加活泼生动,乡村生活气息更浓。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江边乡村的雨后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自然的美丽和乡土生活的宁静祥和。
创作背景
《严陵道上杂咏七首》是宋朝诗人洪咨夔创作的一组诗。这些诗的创作背景与当时的历史环境和社会状况密切相关。宋朝时期,国家分裂,战乱频繁,人民流离失所。在这样的背景下,洪咨夔通过诗歌表达了对时局的关切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严陵道上杂咏七首》这组诗描写了作者在严陵道上的所见所闻,通过对自然景物、人物形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这些诗歌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也展现了作者的个人情感和思想。 总之,《严陵道上杂咏七首》的创作背景与宋朝时期的历史环境和社会状况密切相关,是作者洪咨夔对现实生活的感悟和思考的艺术表达。
相关诗词
  • 1
    [宋]
    暮雨初收,长川静、征帆夜落。
    临岛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
    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
    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
    桐江好,烟漠漠。
    波似染,山如削。
    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
    游宦区区成底事,平生况有云泉约。
    归去来、一曲仲宣吟,从军乐。
  • 2
    [清]
    浓似春云淡似烟,参差绿到大江边。
    斜阳流水推篷坐,翠色随人欲上船。
  • 3
    [唐]
    旧隐人如在,清风亦似秋。
    客星沈夜壑,钓石俯春流。
    鸟向乔枝聚,鱼依浅濑游。
    古来芳饵下,谁是不吞钩。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