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次韵白莲》

污沟浊水叶田田,又见新栽京府莲。
玉井谩传青壁外,雪肤如在射山前。
泛红入幕王家俗,种白开池陆子贤。
不用若耶溪畔女,兰桡夜采月娟娟。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池塘中的莲花,以莲花的高洁形象来赞美人的品德。诗人用鲜明的色彩和生动的意象,创造了一幅优美的画卷。同时,通过引用历史典故和人物,表达了对于清廉自持、高尚品德的崇敬和追求。 首联“污沟浊水叶田田,又见新栽京府莲”描绘了莲花在污浊的水中生长,即便如此,莲花依然洁白如玉,展现了其高洁的品质。颔联“玉井谩传青壁外,雪肤如在射山前”则用玉井、青壁、雪肤等意象,进一步赞美了莲花的美丽和纯洁。 颈联“泛红入幕王家俗,种白开池陆子贤”通过引用历史典故和人物,表达了对于清廉自持、高尚品德的崇敬和追求。其中,“泛红入幕”是指王姓人家的习俗,“种白开池”则是指陆子贤种白莲开池的故事,这些典故的运用,进一步提升了诗歌的文化内涵。 尾联“不用若耶溪畔女,兰桡夜采月娟娟”则是以若耶溪畔的女子和兰桡夜采的景象作为对比,突出了莲花的高洁和美丽。整首诗通过对莲花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呼吁人们要保持清廉自持的高尚品德。 综上所述,这首诗以莲花为题材,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历史典故的运用,展现了莲花的美丽和高洁品质,同时也表达了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创作背景
周必大的《次韵白莲》的创作背景与白莲这一题材有关。白莲在古代诗词中常常被视为纯洁、高雅的象征,同时也与佛教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周必大可能是在欣赏白莲时,被其洁白无瑕、清净高雅的气质所吸引,从而产生了创作的冲动。 此外,周必大作为一位文学家和官员,在创作诗歌时也可能受到了当时社会文化背景和个人经历的影响。他通过描绘白莲的形象和气质,表达了自己对清廉自持、高尚品质的追求,同时也寄寓了对社会风气和官场腐败的批判和希望。 综上所述,周必大的《次韵白莲》的创作背景与白莲的文化象征意义、社会文化背景以及个人经历等因素都有关系。
相关诗词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