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曾季饮少卿安序堂次朱希真韵》

行藏本同涂,明哲遇辄安。
畎亩道可乐,肯思负鼎干。
膰肉倘爱礼,岂遽涉汶川。
大哉天地准,笑汝士女耽。
丈人三吴秀,此理久已参。
缅怀洛京老,知音赏英咸。
佳名表栋宇,妙语来江山。
至今编简香,不谓室有兰。
君看为邦问,正在箪瓢间。
阅世从川流,如愚安石磐。
圣门惟若人,始可语易占。
不见击辞中,岿然特书颜。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人生哲理的诗。诗人通过描绘不同的人生态度和选择,展现了世间的纷繁复杂与人生的不易。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的看法和追求。 开头两句“行藏本同涂,明哲遇辄安。”表达了人生的两种选择,即行与藏,而这两种选择本是相通的,明智的人在面对这两种选择时都能安然处之。接着,诗人通过“畎亩道可乐,肯思负鼎干。”表达了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对于仕途的追求。 在诗的下半部分,诗人通过“丈人三吴秀,此理久已参。”表达了自己对于这位长者的敬仰和赞美之情。接着,诗人又通过“缅怀洛京老,知音赏英咸。”表达了自己对于过去的朋友和知音的思念之情。最后,诗人通过“君看为邦问,正在箪瓢间。”表达了自己对于治理国家的看法,即要从简单的生活中去寻找答案。 整首诗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思考和追求。通过对于不同人生态度的描绘,诗人让人们深刻地认识到了人生的不易,同时也示人们要珍惜眼前的生活,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幸福。
创作背景
《曾季饮少卿安序堂次朱希真韵》是宋朝诗人周必大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与友人曾季饮的交往以及他们对朱熹(字希真)学说的共同赞赏有关。周必大和朱熹都是南宋时期的著名文人,他们主张儒家道德,强调个人修养和社会秩序。 曾季饮少卿的“安序堂”可能是一个象征秩序与和谐的地方,这与朱熹的理学思想有契合之处。因此,周必大可能在此背景下创作了这首诗,以表达对曾季饮和朱熹学说的赞赏,同时也展现了他对儒家道德和社会秩序的看法。 以上分析仅供参考,如需要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的诗歌研究和历史文献。
相关诗词
  • 1
    [唐]
    昭昭有唐,天俾万国。
    列祖应命,四宗顺则。
    申锡无疆,宗我同德。
    曾孙继绪,享神配极。
    三年禅社首祭地祗乐章八首”,署名“太常少卿贺知章作”。
    其中第 八首《灵具醉》为源乾曜所作,不录。
  • 2
    [宋]
    魁星又转作文星,玉筍班分博士清。
    鼓舞辟雍群弟子,依归绛帐老先生。
  • 3
    [宋]
    侯星转作使臣星,馹传轺车得按行。
    天节前驱乡衣出,蒋出摇动大江清。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