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拟咏贫士七首》

周公昔下士,一饭不遑餐。
四海颂声作,白屋无复寒。
三家柄鱼国,阳虎盗屿璠。
曾原二三子,忍饥依杏坛。
士当察时命,固穷心所安。
何至挟长铗,特为无鱼弹。
作品赏析
这首诗以周公为引子,通过描述周公下士、颂声四海、三家柄鱼等历史事件,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感慨和对士人处境的同情。 首联“周公昔下士,一饭不遑餐。”描绘了周公勤奋好学、谦逊下士的形象,表达了对周公品德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示了当时社会上许多士人也能像周公一样,不畏艰辛,勤奋好学,追求自己的梦想。 颔联“四海颂声作,白屋无复寒。”描绘了社会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的景象,表达了对社会和谐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当时许多士人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实现自己的价值。 颈联“三家柄鱼国,阳虎盗屿璠。”描绘了三家分晋、阳虎篡权等历史事件,表达了对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愤慨。同时,也暗示了当时许多士人面对黑暗现实的无助和无奈。 尾联“曾原二三子,忍饥依杏坛。”表达了对那些在乱世中仍然坚守信念、不屈不挠的士人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士人应该看清时局,审时度势,坚持自己的信仰和原则。 最后“士当察时命,固穷心所安。”两句是对士人的劝诫,告诉他们应该看清时局,审时度势,面对困境要坚定信念,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信仰。不要为了生活而妥协,要追求自己的理想和价值。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绘和对士人处境的同情,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感慨和对士人精神的赞美。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是一首优秀的咏史诗。
创作背景
《拟咏贫士七首》是宋代诗人方回创作的一组诗,共有七首。这组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宋朝时期,当时社会风气较为注重文人的清高和贫贱之态,因此方回创作了这组诗来表达自己对贫士的敬佩之情。 在这组诗中,方回通过描绘贫士的生活状态、品行和精神境界,展现了贫士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精神。这些贫士虽然生活贫困,但他们坚守道义,不为名利所动,追求内心的自由和宁静。他们的精神世界丰富多彩,充满了诗意和哲理。 例如,在第二首诗中,方回写道:“穷居陋巷无人问,白日闭门闲自过。世事纷纷何足论,青山绿水任吾多。”这里,方回通过描述贫士的生活环境和心境,表达了他对贫士超脱世俗、追求内心自由的赞美之情。 总的来说,《拟咏贫士七首》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哲理思考的诗歌作品,它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贫士的精神风貌,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追求内心自由和宁静的人生态度。
相关诗词
  • 1
    [南北朝]
    北临玄菟郡。
    南戍朱鸢城。
    共此无期别。
    俱知万里情。
    昔尝游令尹。
    今时事客卿。
    不特贫谢富。
    安知死羡生。
    怀秋独悲此。
    平生何谓平。
  • 2
    [南北朝]
    悲歌度燕水。
    弭节出阳关。
    李陵从此去。
    荆卿不复还。
    故人形影灭。
    音书两俱绝。
    遥看塞北云。
    悬想关山雪。
    游子河梁上。
    应将苏武别。
  • 3
    [南北朝]
    在死犹可忍。
    为辱岂不宽。
    古人持此性。
    遂有不能安。
    其面虽可热。
    其心长自寒。
    匣中取明镜。
    披图自照看。
    幸无侵饿理。
    差有犯兵栏。
    拥节时驱传。
    乘亭不据鞍。
    代郡蓬初转。
    辽阳桑欲干。
    秋云粉絮结。
    白露水银团。
    一思探禹穴。
    无用鏖皋兰。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