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拟咏贫士七首》

堂堂孔北海,不忧樽酒空。
一旦坐口语,老瞒不见容。
危行言未逊,难保明哲躬。
虞翻落日南,管宁老辽东。
事至于此极,岂愿飘孤蓬。
所以焦先者,愧处蜗庐中。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对历史人物的感慨诗,通过对孔北海、曹操、虞翻、管宁等历史人物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感慨。 首联“堂堂孔北海,不忧樽酒空。一旦坐口语,老瞒不见容。”描绘了孔北海的豪迈形象,他并不担忧酒会空缺,而是一旦因为言语而被人诟病,连曹操也对他不予容纳。这一联通过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孔北海的豪情壮志和坚韧不屈的性格。 颔联“危行言未逊,难保明哲躬。”表达了言行谨慎、明哲保身的态度。这一联也描绘了历史人物的特性,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难以掌控的感慨。 颈联“虞翻落日南,管宁老辽东。事至于此极,岂愿飘孤蓬。”描绘了虞翻和管宁的命运,他们分别在南方和辽东过着孤独的生活。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他们命运的同情。 尾联“所以焦先者,愧处蜗庐中。”焦先,是三国时期的人物,他隐居山林,过着简朴的生活。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焦先的敬仰之情。诗人感到愧疚的是自己无法像焦先那样过着简朴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孤独命运的同情。诗中运用了形象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趣。
创作背景
《拟咏贫士七首》是宋代诗人方回创作的一组诗歌,共有七首。这组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宋代社会动荡不安、民生困苦的时期。方回通过描绘贫士的生活和精神风貌,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贫苦人民的同情。 在这组诗中,方回以贫士为题材,展现了他们清贫而高尚的品质。这些贫士虽然生活贫困,但他们坚守道义,不屈于权贵,不为金钱所动。他们追求的是精神上的富足和道德上的完美。这种精神品质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显得尤为可贵。 此外,方回在诗中还表现了对贫苦人民的同情和关爱。他通过描绘贫士的生活细节,如衣衫褴褛、食不果腹等,展现了他们生活的艰辛。同时,他也表达了对这些贫苦人民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的赞美。 总的来说,《拟咏贫士七首》是一首具有深刻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的诗歌。它既反映了宋代社会的现实状况,又传达了作者对贫苦人民的同情和关爱。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和主题都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学习。
相关诗词
  • 1
    [南北朝]
    北临玄菟郡。
    南戍朱鸢城。
    共此无期别。
    俱知万里情。
    昔尝游令尹。
    今时事客卿。
    不特贫谢富。
    安知死羡生。
    怀秋独悲此。
    平生何谓平。
  • 2
    [南北朝]
    悲歌度燕水。
    弭节出阳关。
    李陵从此去。
    荆卿不复还。
    故人形影灭。
    音书两俱绝。
    遥看塞北云。
    悬想关山雪。
    游子河梁上。
    应将苏武别。
  • 3
    [南北朝]
    在死犹可忍。
    为辱岂不宽。
    古人持此性。
    遂有不能安。
    其面虽可热。
    其心长自寒。
    匣中取明镜。
    披图自照看。
    幸无侵饿理。
    差有犯兵栏。
    拥节时驱传。
    乘亭不据鞍。
    代郡蓬初转。
    辽阳桑欲干。
    秋云粉絮结。
    白露水银团。
    一思探禹穴。
    无用鏖皋兰。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