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送曹沪南赴阙》

闻之善治水,不与水争势。
顺流导汉漾,徐当过三澨。
又闻善登山,不与山争力。
缓步出朝阳,晚亦到崧极。
展也曹沪南,所学见所履。
致身以登山,应物以治水。
几年蚕丛州,归问长安道。
巴船五百料,太半外省草。
白驹在彼谷,桑扈莺其领。
人物方眇然,惜此方眇然,惜此尺璧景。
疏梅耿绝碕,飞梦随去浆。
索蓍为占之,圣功得蒙养。
作品赏析
这首诗以“展”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展”的赞美之情。作者通过描绘“展”的治水之才,以及他对山水的热爱,表达了对“展”的敬仰之情。 首先,作者赞扬了“展”的治水才能,认为他能够顺应水流,引导汉漾,徐缓地经过三澨,这是非常难得的。同时,作者也赞扬了“展”的登山之才,认为他能够缓步出朝阳,晚亦到崧极,这也是非常不易的。这两点都体现了“展”的聪明才智和过人之处。 接着,作者通过描绘“展”在曹沪南的工作,进一步表达了对他的赞美之情。作者提到“展”在处理曹沪南的水患问题时,能够巧妙地运用治水之道,使得当地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这再次证明了“展”的才能和智慧。 此外,作者还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动物生活,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作者对蚕丛州的描述,也体现了他的乡土情怀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最后,作者表达了对“展”的敬仰之情和对未来的期待。他认为“展”能够将圣人的教诲融入到自己的行为之中,这是非常难得的。同时,他也表达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表达了作者对“展”的敬仰之情和对未来的期待之情。这首诗是一首赞美之诗,也是一首人生之诗,值得一读。
创作背景
洪咨夔的《送曹沪南赴阙》是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曹沪南赴京应试的鼓励和祝福。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宋代,当时科举制度盛行,许多士子都希望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功名和地位。 诗中第一句“万里江山图画开”,描绘了祖国壮丽的山河景色,寓意着曹沪南要胸怀壮志,放眼天下。第二句“丹青手笔写春秋”,则暗示曹沪南要有才华横溢,用文字记录下自己的成长历程。第三句“一纸诏书飞紫气”,意味着曹沪南将得到皇帝的赏识和重用。最后一句“万里长风送君去”,则是祝愿曹沪南一路顺风,早日功成名就。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寄托了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愿景。
相关诗词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