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人不授馆,楚人不分田。 此身天地间,泛若不击船。 忆昨罢吏役,白鸥同一川。 欲乘万里风,短翼无夤缘。 使君霤宇大,下庇千万贤。 鸡鸣度关客,亦到尊俎前。 贱子忝夙分,今已三四传。 尝许策蹇步,十驾困屡鞭。 公文如摛华,公笔如修椽。 和端色五采,密补造化权。 浮沉即异路,会合真可怜。 我无三径地,直欲参四禅。 后会宽作程,望舍圆复圆。 他年赤松子,问讯玉堂仙。 |
这首诗的主题是追求自由、理想和隐逸生活。诗中表达了诗人在现实世界中的困扰和不满,以及对自由、自然和和谐的渴望。 首段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即吴人不设馆、楚人不分田,表现出社会的阶级差异和资源分配的不公。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像一艘没有锚的船,漂浮在天地之间,却无人相助。这种孤独和无助的情感被生动地描绘出来。 随后,诗人回忆了自己在过去的时光中,与白鸥同游的自由生活。他渴望像风一样自由飞翔,但现实却让他感到无力。然而,他仍然对未来抱有希望,期待有朝一日能得到施展才华的机会。 接下来,诗人赞扬了使君的大度,以及那些贤能之士的到来。他表示自己虽然出身卑微,但已经得到了使君的认可和重用。他感谢公文如摛华、公笔如修椽的帮助,这些赞美之词表达了他对才华和知识的尊重。 然而,诗人也意识到自己与使君的道路不同,这使他感到失落。但他也明白这是命运的安排,因此他期待着未来的会合和重逢。他想象自己将来会成为像赤松子和玉堂仙那样的隐逸之士,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 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无奈。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情感表达,这首诗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