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气如权衡,俯仰在缇室。 鼓行橐籥间,草木俱应律。 物物各有长,辈行皆屈膝。 谁能长百花,寒梅最先密。 自此启端兆,次乃排等秩。 微者或易伤,大者或不实。 剪除困陵暴,粪扫如扑抶。 骈开类争妍,粉败若老佚。 采撷既纷纷,弃置腹郁郁。 大抵争春花,柔弱忌寒冽。 方知岁前梅,义勇过箭疾。 有如比红儿,观者亦呵叱。 有如当皱玉,却欲数梨橘。 又如奏金石,秋虫并啁唧。 又如持豨苓,便拟簉芝术。 又如折玉堂,光耀映蓬荜。 |
这首诗以生动的比喻,对植物的生长过程进行了深入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世界的深刻理解和热爱。 首先,诗人将自然界的一气视为权衡,象征着万物生长的规律。在提室中,万物在鼓动橐籥之间,如同遵守律法一般,纷纷展现自己的特色。每个物体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如辈行屈膝般各有其长。 接着,诗人通过对比,强调了不同植物之间的差异。他指出,有些植物容易受伤,有些则可能不实。这暗示了生命的脆弱性和不确定性。同时,他也指出了有些植物需要被剪除、被保护,有些则可以被视为粪扫。 随后,诗人描绘了各种植物的开花过程,从纷纷而至的繁花到逐渐衰败的景象。诗人也关注了采撷后的处理方式,将它们弃置的结果描述为郁郁寡欢。 最后,诗人以“大抵争春花”为引子,揭示了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一个普遍现象:柔弱的植物害怕寒冷和严峻的环境。然而,诗人笔下的梅花却能在寒冬中傲然绽放,其勇气和力量超过了箭矢。 整首诗以生动的比喻和深入的描绘,展示了自然界的奇妙和生命的多样性。诗人的观察力和理解力令人钦佩,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 |